叮叮当当的马铃声打破清晨的宁静,又有一队马帮要出发了。脚下的道路蜿蜒向前,消失在崇山密林之间。
在这趟漫长的旅程中,他们还将见识寂寞广袤的青藏高原,穿过陡峭的峡谷雪山,经受雪崩、泥石流的考验。
图源 公众号:甜茶馆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他们用双脚踏出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它被称为茶马古道。
我们知道西北祁连山下的丝绸之路,却未必了解西南横断山间的茶马古道。这条由马帮走出来的民间商道,也是陆地上高差最大、最美、也最险峻的道路。
01
茶,越过雪山走进西藏
『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广为流传的谚语,道出了西藏人对茶的态度。在这片寒冷的高原上,每个黎明都飘着酥油茶香。
最初,茶在西藏并不属于日常饮品,而是为了改善不均衡的饮食习惯、补充营养用的医药品。
煮酥油茶 图源:网络高原海拔超过4000米,气候寒冷、氧气不足,西藏把牦牛乳和牦牛肉当做主食,然而高油脂、高蛋白的食物不易消化,而且饮食中缺少蔬果,也让西藏人普遍缺乏维生素。
茶不仅可以促进消化化解油腻,还能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它的出现,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据说,是文成公主把茶带到西藏的。但最初来自中原的茶,只有少数贵族阶级和僧侣才能享用。
连基本的作物都难以存活的荒野上,珍稀的茶如何走入寻常百姓家?
好在,西藏有马。西藏草原和蒙古高原一样,地域广阔且气候凉爽,最适合马儿生长。在冷兵器时代,马是汉地的中央王朝最缺少的战略资源。
西藏人需要茶,中央王朝缺少马,一拍即合。
内蒙古草原奔跑的马群,图源:千图网尤其是丢失了北方马场的宋、明时期,战马往往是稀缺的军事战略物资,中央王朝逐渐形成了对藏区良马的依赖。
而对于藏区来说,至晚到北宋时期,饮茶风气已经在藏区普通民众间流行开来,每年要从内地的陕南、 四川、湖南等产茶区购入大量茶叶。
经济互补让汉、藏之间的茶马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主导西南茶马古道的商业支柱。
据说北宋年间,朝廷每年购入的西藏马数量在 1.5万到2万匹,而运往西藏的茶叶则超过1万斤,近1/3产自云南、四川地区的茶叶都被运到了西藏。
游牧民的陶土炉子以锡茶壶,图源:甜茶馆宋代以后,中国的元朝,将蒙古草原的马带入了中原。自从没有必要再和遥远的西藏进行茶马贸易之后,政府对茶马贸易的管理也开始松懈起来。
中原人不再需要西藏的马了,而西藏人仍需要茶叶。民间贸易便趁机繁荣起来。
“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
《明史·食货志》的这段记录表明,唐宋时期的“以茶易马”政策一直延续到明代。
朝代更迭,但他们自始至终坚守着“以茶易马”的政策。除了单纯的物资交换,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王朝推行这一政策也出于战略考虑:一是为了获得马,二是为了用茶征服西藏。
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茶,成为改变西藏人命运的重要物资。
当时滇缅公路上的运输车队到了近代的抗日战争中(尤其在1942年),当缅甸陷入日本侵略军的魔爪,中国当时唯一的国际交通道路滇缅公路被截断时,从云南丽江、迪庆,或从四川康定、巴塘,经西藏再到印度的茶马古道,摇身一变为抗日战争中后期,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
每年来往于云南丽江、西藏、印度等地的马帮,就约有25000驮之多,沿途大小商号多达1200余家。
贸易的物资清单中,还多了从印度转运来的英国和美国的香烟、卡其布、毛呢、手表、煤油,以及各种日用百货。
茶马古道的背夫,主要聚集在四川进入藏区前的一段从民间自发的贸易,到官方管控,从开放的盛唐,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茶马古道一直在默默地流通着。
02
茶马古道在哪里?
若要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茶马古道”一词,在历史文献中不曾有过介绍。它其实由木霁弘等学者在 1980 年提出,主要指以滇、川、藏三角地带为核心,从事以茶叶为主的商品交换的交通和商贸古道网络。
在“茶马古道”概念出现之前,曾有“旋牛道、五尺道、进桑麋冷道、永昌道、藏彝走廊、 唐蕃古道、陇蜀道”等多种局部性的名称,“茶马古道”正是这些古道的总称。
茶马古道在哪里?在大地上寻找它的踪迹,我们会发现这并不是简单的几条交通干线,而是以主要交通干道为支撑、且逐渐延伸扩散而形成的一个交通道路网。
目前公认的茶马古道一共有三条主干道:滇藏茶马古道、川藏茶马古道和青藏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线路图
▽
制图参考:《滇藏茶马古道与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空间演化研究》冷婷滇藏茶马古道,从西双版纳、普洱等产茶区,经大理、丽江、迪庆至西藏芒康、昌都,最后到达拉萨。
川藏茶马古道,这条路线以四川的茶叶产地雅安为起点,经康定、理塘、巴塘到达昌都,而后从昌都去往拉萨。
青藏茶马古道,从青海西宁出发,途经日月山、玛多、玉树、杂多抵达西藏安多,然后经那曲、当雄进入拉萨。
如今的茶马古道,路面崎岖 图源公众:知中这些主线的沿途,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如同细密的毛细血管,向着这一地带的各个角落延伸,将滇、藏、川大三角区域联络在一起,后来这些古道,还通向更远的印度、尼泊尔和西南亚。
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茶马古道蜿蜒在高峰深谷间,路途险恶,货物只能靠骡马 、牦牛和人驮运,诞生了特殊的商帮。这是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
云南的喜洲商帮、鹤庆商帮等因多用马运货,被称为马帮;甘肃南部的洮州商帮则因多用牛运货,被称为牛帮。
茶马古道(虎跳峡段)他们常年离家,风餐露宿,从一个山谷到另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另一个村寨,用骡马来驮运货物,一步一个脚印踏出了一条条山道。
四川、云南的茶叶、铜铁器皿和土杂日用品,西藏的马匹、山货药材、氆氇地毯及皮毛,在这条路上完成交换。
在人背马驮的年代,他们凭借勇气和毅力,在茶马古道上驮起家族的兴旺。
云南喜洲商帮创制下关沱茶,“川销滇茶,缅销川丝”,一步步走上云南-南洋上路的巅峰。下图喜林苑杨品相宅原为喜洲商帮八中家之一杨品相先生家宅。
▽
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道路,成为各地间相互沟通的“生命”大动脉,是大西南地区的联系纽带,也是中国与外面世界沟通的伟大通道。
03
极致的观光访古之路
如今,随着川藏铁路、青藏铁路开通,茶马古道的交通作用早已被大大削弱。但它沿途的美丽风光,仍然吸引着旅人们前来,重走这条世界上最险峻、美丽的商道。
深入这片土地,还有极致的风光在前头等待着我们。
位于怒江峡谷的丙中洛茶马古道的核心地带,是南亚板块与东亚板块挤压所形成的极典型的地球皱褶地区。
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6条大江造就了世界上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
滇西北地区山谷纵深,怒江、沧浪江、金沙江,三条大江经过青藏高原后,留下了三江并流的奇观。
从云南出发的远行者,可以看到亚热带雨林的美丽风光,也会经过落差高达3000多米的虎跳峡,欣赏到横断山脉的雄伟雪山。
而想要穿过梅里雪山和白玛雪山之间的澜沧江,即使是在今天也必须借助溜索。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
香格里拉虎跳峡
▽
横断山脉
▽
电影《极地》溜索示意
▽
千百年来,茶叶等物资的交换,就是在这高峰耸云,山路崎岖,河流湍急间,通过人背畜驮的方法艰难完成的。
纯净的树林,咆哮的江河、美丽的雪山,极致的风光,是对行路者的馈赠。
茶叶远征带来贸易繁荣,城镇集市应运而生。桥梁、驿站、马店、市集,因茶马古道而生的交通、道路、马店,还藏在繁华市井、崇山峻岭之中。
保存完好的云南驿茶马古道
▽
云南驿,是茶马古道上最繁华的货物集散地,也是通往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保山、瑞丽、西藏,以及缅甸和印度的交通要道。这里住过官宦,扎过军队,歇过马帮,商贾往来,热闹非凡。
马帮集中驻足停留、进行商品集散的驿站,往往成了后来的城镇。
沙溪古镇兴教寺
▽
沙溪古镇,茶马古道上幸存的千年古集市,一个让马帮永葆激动的物阜粮丰之地。作为茶马古道的咽喉枢纽,沙溪早在唐宋年间便迎来了自己的历史高光时刻。南来北往的马帮在此中转交易,西去东行的商队于斯互通有无。
还有鲁史古镇、丽江古城、独克宗古城、哈拉库图城、昌都、西昌等,都是茶马贸易创造的高原明珠。
云南丽江古城
▽
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
▽
西藏昌都孜珠寺一景
▽
这也是一条文化传播之路。
茶马古道为吐蕃和东南亚地区输出了丰富的物产的同时,古印度和藏区的佛教文化亦沿着古道渗透入滇黔川边陲。
石钟山石窟虽不及丝绸之路上逴跞古今的莫高窟般蜚声海内外,但沙溪沟通中外,融汇各方文明,丰富华夏积淀的影响力则毫不逊于敦煌。
石钟山石窟 图源/艺旅这还是一条生存之路,茶叶、布匹、盐巴…源源不断输往雪域高原甚至南亚邻邦。滋养了一方水土,繁华了昨日古道。
曾经的荣光虽已远去,但古道上的马蹄声声,茗茶飘香早已融入了当地生活之中。
重走这条曾经征服世界屋嵴的文明通道
▽
茶马古道的繁荣已经远去,但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苍茫的大地、壮丽的风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渴望。
参考资料:
KBS亚洲印象·茶马古道栏目组《茶马古道》
冷婷,《滇藏茶马古道与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空间演化研究》
杨倩琼,《茶马古道云南驿驿站文化变迁的研究》
李明建, 《滇藏茶马古道与云南藏区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初探》
-END-
编辑丨艺旅文化 虫虫君
设计|霂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