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反思】从一节数学公开课听出的学科融合

【教学反思】从一节数学公开课听出的学科融合

作者: 伊水芳草苑 | 来源:发表于2022-09-21 17:23 被阅读0次

    今天上午第三节在学校九年级听了一节数学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听出了学科融合的美味儿!

    这节课的流程是这样的:

    1.复习开平方法

    2.阅读感知

    3.交流研讨

    4.教师精讲

    5.课堂巩固

    作为语文老师来听数学课,关注点自然事阅读能力在数学学科中的运用和效果。这节课的亮点在于:阅读感知。

    教师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阅读感知教材内容,并完成书上的两个小题。教室很静,每个学生都静心阅读,时而勾画标记,时而演演算算,学校印发的导学案在课堂中成了使用频率很高的助学资料。

    教师在教室巡视查看,时而指点一二,时而参与课堂。阅读感知到时间后,教师提出第二个任务——交流研讨。学生们四人一组,组长主持,研讨自己阅读实践中的收获和疑惑。

    小组讨论很热烈。

    【我的看法】小组讨论了什么问题?收获了什么?存在疑问的地方是什么?是否记录在导学案的反思一栏?

    备课组长提示教师:讨论时间太长!

    教师走上讲台,开启第三个环节:教师精讲!教师从例题入手依次讲析了“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的概念,后进行练习。讲到直接开平方法时对于方程(x-1)(x+1)=0提示有三层涵义x-1=0或者x+1=0,或者两者都为0。这个提示很好,但推理过程是教师直接讲授,学生失去了一次思维训练机会。

    【存在问题】

    1.阅读感知过程中方法提示

    阅读感知——提取信息——归纳要点——概括数理(发现问题、探究思路)——解决问题——实践运用——发现问题、收获经验(解疑释难)——新课精讲——巩固训练

    阅读感知前,需要老师提出引导思维的阅读建议或提示,让学生学有策略,思有条理。

    2.讨论探究要有展示归纳

    学生讨论过程老师有提示:收获和疑惑。

    讨论过后,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展示,使得讨论的意义没有体现出来,导致教师精讲失去针对性意义。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学生阅读存在的不足和思维问题,从而在精讲过程中有的放矢。

    3.解题提示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广度和严谨性。

    老师提示:这句话有三层涵义。

    这个提示让学生思维有三个定位,三条思路,问题解决更严谨周密。

    但教师提示之后,直接指出三种思路,学生失去一次练脑机会。

    这节数学课,教师将阅读能力融入在数学材料阅读中提升思维条理性,将哲学思想融入在解决问题中训练思维严谨性,紧扣新课标,符合新课标,真是一节新颖的数学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反思】从一节数学公开课听出的学科融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fi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