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

作者: 洛辰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5-30 21:30 被阅读0次

第三十九节:论古人守孝三年的缘由。

原文: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译文:子张问孔子:“《尚书》尚记载,高宗在守孝期间,三年不言,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故事的遵守礼法,在守孝时都不说话。国军去世以后,继位的儿子在守孝三年时间内,会把整个全力交给大臣,无心理政,这代表孝。”

解读:为什么古时候人们要守孝三年。

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面,三年时间不出来做事,那个时候的粮食都长了草,很多事情都荒废了,这浪费了很大的社会成本。孔子认为,孩子出生头三年,父母一直守着孩子,“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如果你能够忍心,不去为父母守孝三年,那你就可以不去。但是如果你想要感恩父母,那你就去。这就是古人守孝三年的缘由。

第四十节:遵守规则,才能解决混乱。

原文: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译文:孔子说:“居上位者如果能够依礼而行,民众就容易管理了。”

解读:上位者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

依礼而行并不是说用礼来驾驭下民,因为礼是上层社会、君子的事情,民众并不讲究。所以,“上好礼”是指居上位者意愿来遵守法律来处事。当上层的管理者守礼节、将规矩,懂得越素自己的行为时,民众自然就会相信他,容易被领导。

第四十一节:恭敬认真,是谓君子。

原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一个人让自己有好的修养,能够做到恭敬认真就可以了。”子路不服气,就说道:“这么简单吗?这样就够了吗?”孔子接下来继续说道:“可以更多的去帮助别人,兼济天下。”子路还不满足,又接着问:“这样就行了吗?“孔子可能不耐烦了,说:”你有本事就把全天下都安定了,但是就连尧、舜这样的明君尚且无法做到,你就别再嫌这个要求太低了吧。“

解读:恭敬认真,是谓君子。

子路可爱又有趣的形象跃然而出,子路性格就是急躁,所以,很多时候会和孔子抬杠,其实,子路能够做到修己以敬,这样就很好了。我们也是,在生活中,对于没有必要的事情,不必一定去抬杠,谦虚一点,保持谦卑心态,先做到一个境界,在往下一个境界出发。

相关文章

  • 《论语》宪问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行为依然要正直,但说话需谨慎。 子...

  • 论语宪问篇

    第九节:孔子对管仲的欣赏。 原文: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问管仲。曰:“人也。...

  • 论语宪问篇

    第七节:宝剑锋从磨砺出。 原文: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孔子说:“爱他,能不以勤劳相劝勉...

  • 论语宪问篇

    第四节:仁义就是你的铠甲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用着不必有仁。” 译文:一位有德...

  • 论语宪问篇

    第八节: 原文: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译文:孔子说:“郑国制订...

  • 论语宪问篇

    第十节:穷并非是阻碍你前进的唯一障碍 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贫穷的时候很...

  • 论语宪问篇

    第十三节:与人交往的原则。 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

  • 论语宪问篇

    第十三节:与人交往的原则。 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

  • 论语宪问篇

    第十一节:创业好,还是做高管好。 原文: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译文:孔子说:“孟公绰...

  • 论语宪问篇

    第十四节:不要听人说什么,而要看人是怎么做的 原文: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yāo)君,吾不信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宪问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ka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