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据气象专家称,这是由于“千年极寒”天气所致。
1月8日,秉承“融入自然、追求健康、自助环保、团结友爱”运动理念的绵竹户外登山协会组织了徒步白云山活动。
白云山,一个咫尺天涯却经常被骑友或者驴友提及并且称之为“非常经典的线路”、“攀登其它高峰前的热身线路”而我却从未去过的地方,我自然不会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早上,德阳3名驴友与绵竹19名驴友汇合后,我们分乘3辆小面包车向汉旺镇驶去。
按照预先设计的下车地点应该是红岩煤矿,但在半道上由于大雪封山之故面包车没有载上防滑链而寸步难行,于是,大家就只能弃车背上行囊徒步前进了。


风不定,云无常,天空时而乌云翻滚雪花纷飞,时而冬日暖阳若隐若现,行走在厚实的雪地上,足下响起了“嚓吱、嚓吱”的欢快脚步声。
行走不一会儿工夫,我们身后开来了一辆皮卡货车,有美女驴友将其拦下后,好心的司机同意将我们背负的行囊搭送到红岩煤矿。

无包一身轻,大步向前进。我们中途抄捷径顺着山沟爬到一处有涵洞的地方原地休息。
从山下往上开来了一辆拉煤的大卡车,我们请求司机将我们带到了红岩煤矿。

在红岩煤矿,我们再次集合队伍,再次背上行囊,真正的登山活动开始了。


在行走的路上就听不少的老队友说“到了煤矿工人作业点的伙食团就有免费的饭吃”。当我们几个行走在队伍最后的人到达时,干饭已经被吃完了,豆腐干炒肉也所剩无几。好心的炊事员说“我给你们重新煮”,却被大家婉谢了。我喝下了一大碗的冷米汤,吃下了若干筷子的冷豆腐干炒肉,虽然吃进嘴里是凉飕飕的食物,可心里却是异常的热烘烘。



“青山一座翠沉沉,万态浮云自古今”。山里人从古至今似乎从来都只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接竹引泉,靠山吃山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日子”,要说物质生活之匮乏和精神生活之稀缺的确莫过于工作和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可大山里的人们却有山里人独有的思维方式和温和性格,其一言一行所表露出的宽宏与真诚足以让锱铢必较、眦睚必报的小市民自愧和汗颜。前者免费让我们搭车的驾驶员,后者主动想为我们煮饭的炊事员就是最好的诠释。
“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我之所以喜欢爬大山,是因为生活本身就像爬大山,是因为在这里能够“远离没有泪水的智者,远离没有笑声的哲学家,远离不能在小孩面前弯腰的伟人。”
登山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锻炼身体、净化心灵的过程。

在“伙食团”稍事补给与停顿之后,我们又开始了新的攀登。

行走不远就到了因为汶川“5·12”特大地震造成的悬崖断路,逡巡不前的急先锋传来了不敢贸然通过的信息。

既然前路不通,大家左顾右盼掂量再三,采取了唯一的办法,就只有横切爬坡。
户外活动经验丰富的老大率先爬了上去,然后开始手拉手接应后面的队友。后来想到了使用保护绳,幸好德阳队友中有人带了保护绳,将一端系在树上一端放下牵引队友。刚开始上去的几名驴友都还比较顺利,接下来就先后出现了两次落石撞击一男一女两名队友的险情。先是一块小山石头击中一名男驴友的宽大厚实的背包带,他上去了;再后来是一块大石头滚落下来,美女驴友听到老大叫“卧下”反应非常之快,大石头擦腰而过,但还是擦破了腰间一层皮而浸血了,所幸并无大碍。
看得真真切切的大家面面相觑,后面的队友开始畏缩不前。

“ 生活中到处都有危险,丛林中更是如此。” 见微而知著,防患于未然,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老大采纳了队友们的合理化建议作出了艰难而又明智的决定:回撤。
于是,我们后队变前队依次回撤到“伙食团”,大家按照老规矩,将预备在山顶享用的食品如矿泉水、蔬菜、饼干、腊肉和方便面等悉数赠送给了“伙食团”,算是对“伙食团”提供免费午餐、停留休整方便的一点点回报吧。

下山半道上部分驴友合影。

在绵竹市区里,德阳绵竹两地驴友共进晚餐。
对于登山活动的认识,我比较认同“活得极其潇洒”的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有人认为登山是征服高山的过程,其实,人怎么能征服大自然?这太幼稚了。登山的过程其实是人一次次征服和挑战自我的过程,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是会上瘾的。”
高高的白云山依旧耸立,我还会再来的。 因为这次我还没有上瘾就被迫终止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