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南怀瑾老先生的《易经杂说》。 古语有评论《易经》是群经之首,是经典中的经典,智慧中的智慧。
在《易经杂说》的开头部分有说到: 我们现在开始研究《易经》,有一个法则要把握住,这个法则就在手边这本书上,孔子研究了《易经》以后说出来的。 他这句话很妙,他说:“玩索而有得。 ”学《易经》最好用打麻将的方式来学它,如果把八卦刻在麻将牌上,摸起来就趣味无穷了。 孔子教我们念别的书,都是要持严肃的态度,唯有教我们学《易》,要“玩索而有得”,要天天玩它。
由此得知,它与其他的经典有所不同,尽管也需要背和记,但是主要还是在玩索中去学。 往期的文章《易经》谦卦与守时守位, 在《论语》中看到《易经》的地位,只是略写了对《易经》中某些内容的学习心得与体会,但是对《易经》还未真正通读过。
听南老的《易经杂说》,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对《易经》的初步认识,有了智慧的老者指路,毕竟还是能少走一些弯路的。 印象中,这是第二次听了,但是好像有些内容还是第一次听到那样,有些话第一次听时没有听进去。
对于有类似规律的内容,听完了在心里去意会,然后有待生活中的验证,而对忠告类的内容,可做记录,以对照生活中的言行去反省。
比如乾卦中九二爻的爻辞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孔子的解读原文是:“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对此,《易经杂说》中有一段解说令人深思,内容如下: 孔子对九二爻的解释是一个领导人的风格德行,不止是最高领导人,一个小单位的主管,乃至一个家长都是领导人,有如龙的德行,是至中至正。 人要达到至中至正,先要养成胸襟的伟大,以西方哲学而言,要绝对客观。平常的话都要实信,平常的行为都要小心,要防止自己产生不正确的思想和歪曲的观念,要存心诚恳,对世界有了贡献,乃至挽救了时代社会,自己不骄傲,不表功,不认为自己了不起,有很厚的道德,又能普遍地感化别人,这是领导人的修养标准。
要做一位领导人,便要中正,信言,谨行,功在天下也不傲慢,能够普爱天下人,这就是九二爻的意思。
孔子的彖辞对《易经》的解释是从人文的角度来写的,从中体会学《易经》并不主要是为算卦或者未卜先知,大部分的卦都有利与弊的方面,最重要的还是修好德行,然后分清时与位,自然可能趋吉避凶。
《易经》看似比较难学,然而在生活中,人们时常也在用易经的思想来处理事情,易经的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华文化的骨髓里,只是去学习和玩索的时候,发现原来很多事情都可以在上面找到规律。 当把思想摆正了,选择会相对明智,事情的进展也会更顺利。
古之经典虽有难解之处,但是可以每天都学习一些,专心去学,总会有所收获。
昨天看到罗大伦老师的一个视频,关于现在很多人都说没有时间,他建议是把时间化成整块专心做好一件事情,而不是被各种杂事给占满了。
在有限的时间和生命中,找出主线的事情,锲而不舍地做下去。 其他的事情可能会是补充或者殊途同归的实践,不是不做,因为孔夫子还说了君子不器,能做什么事情,会做什么事情,需要做什么事情,可尽力去学,去做。做完后不留于心,因为还要回来把精力放在主要做的事情上面。理清思路了,就不容易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