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 ”研讨会有感

11.“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 ”研讨会有感

作者: 娱夕 | 来源:发表于2019-03-02 15:28 被阅读0次

      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继续关注中小学生寒假学习与生活重建研究工作,“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研讨会暨第六次“学生寒暑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研究”全国现场研讨会在武义实验小学隆重举行。作为精英班的成员,又能聆听李教授的指导感觉自己又能是收获满满!果然,一天半的培训,我真的满载而归,这里不止有李教授,还有一位位让人膜拜的前辈,他们给予我的信息实在太多了。 这次研讨会,我还认识了林教授,他结合自己真实的个人故事,用幽默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一个人的定位何其重要,他讲述了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定位,用坚定不移的信念,让自己学会改变,勇于改变。而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不也正需要这种精神吗?!

      他用了我身边熟悉的一个例子:蓝美琴老师:蓝老师在今年一年的时间里就写了80几篇论文。听到这个数字,我惊呆了,这是多么令人折服的数字,对比自己,今年我才写了三篇。这种鲜明的对比,更是凸显了蓝老师的优秀不无道理,也验证了不是自己不优秀,而是自己做得还不够。顺应学生的天性与发展需求,才能让学生达到自己想要的样子,其实,老师也是如此,不是吗?在参加精英班的学习中,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一名可以“写”的老师。

      林老师说他清晰地记得自己至今为止看了3千多本书(原谅我没有及时把那个数字记录下来),而一位老师说大学毕业后才看了35本书,我很汗颜。虽说大学里也比较喜欢去图书馆呆着,但是工作后,我真正的阅读是从前年开始的,一般都是数学杂志,而且也是没有完整读完,或者读过的也只是读过了,没有在脑中真正留下痕迹。现在的我明白,想要作为一名“写”的老师,需要大量用心的阅读。从一本书开始,到几本书,再到一系列书,日积月累,由量变达到质变。由阅读积淀自己的思想观念,再结合实际,这样的文章写作才有理有据。纵观今天论文集,哪一篇论文不是这样完成的,而李教授的《你好,寒假!》一书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吗?!

      在林教授与老师们精彩的答辩中,结合昨天杨主编的提示,我清楚了阅读的三种方式:吸收性阅读、猜想性阅读、反思性阅读。三者阅读层层递进,随着读者内心深处不断强大的知识积淀,阅读的方式也在改变。同时,根据不同的书籍阅读对象,阅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比如笔者在阅读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时,是用吸收性阅读,其中深奥的理论是需要我细细的品味,或查资料或联系前后,而李家成教授的《你好,寒假!》除了需要吸收性阅读,还要反思性阅读,因此,每读完一个篇章,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对自己感触特别深刻的,就以读后感的方式进行记录,让自己与自己产生无声的沟通与交流。再以曾经读过的《学校是一段旅程》一书为例,其中的案例更是给足了自身的反思。

      《学校是一段旅程》是一本介绍华德福教育的书,更是一位华德福教师为了孩子呕心沥血、带有韧性温暖的教学手记。它讲述了作者带着一个华德福班级从1年级到8年级的历程,再现了这段丰富多彩而又充满启迪的教学生活。本书通过对1—8年级每个年级的简短记录,以每个年级最有特点的学生特性命题,讲述了学生的一段成长变化过程。可以说,每到一个年级,学生的身心发生了变化,但是,对于作者来说,这也是她教学历程的变化。作者把书名取为《学校是一段旅程》,我觉得学校不仅仅是学生的一段旅程,也是教师的一段历程。在学校中,在学生的成长中,同一年龄的孩子表现出哪些不同的性格特征?同一个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加,性格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变化?所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他们又需要什么?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样子,充分地成为自己,以“天然”、“本然”、“自然”的方式成长,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时刻摸索、调整,而这也是教师自己的一段专业成长历程。从这不多不少的277页书页中,我了解了华德福教育体系,看到了家校联系的重要性,领悟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实施措施,更是明白了教师角色的重要性。而我认为教师最重要的角色就是观察者与思考者。杜威说: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确实,我们应该放低姿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观察者,通过观察加以思考,我们才能够明白具体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什么?不同性格特征的孩子需要什么?书中提到“我注意到所有的细小差异都在向我展示每个孩子令人心动的个性之谜。每个线索都有助于理解孩子,可是,重要的是寻找过程本身,每个教师都渴望能在更深层次上了解和理解他的学生。”正如这句话所体现中,教师应该履行一位观察者的工作,时刻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以此作为了解学生的切入口。

    “我参观了每个孩子的房间、玩具和装饰,了解他们与兄弟姐妹的关系。我观察到的家庭状况,帮我描述了一幅幅个性化的新生形象。 ”

“还有另一项儿童观察值得一提:牙齿清单。在低年级我多次记住孩子们掉了几颗牙齿,因为换牙是另一种入世的迹象,特别是准备学习的征兆。”

······

在书中记录了很多很多细微之处,很多习以为常的小时。通过观察这些小事,教师进行记录、思考。同时,教师也围绕这些小事在变,变认识、变方法、变行动。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追求对儿童的积极研究,在任何时刻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去努力。”教师本身就有极高的观察意识,并且通过思考,想出相应的措施用以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与学生的接触并不仅仅是课堂上知识的传授与接受,还有平时的沟通交流中。通过对课堂内外的观察,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材施教,寻找一切教育的契机,实施教育。如果教师没有积极观察,没有教师自身的思考,何来学生的个性了解,何来教师的教学措施,更加不要说对班里各个同学的因材施教了。

      观察如此重要!而李教授所带领的“你好,寒假!”项目不也充分体现了教师观察与思考的重要吗?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除了运用一定的调查手段,也还要在平时进行细心的观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耐心、创造性的思考,我想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有这些多促进学生真正发展的班级项目的产生,而这些项目也才能产生其最大的效益。

      纵观自己,虽然阅读才真正开始、思考也才真正起步,虽然文字略显苍白,或许有时候连文章的主要框架也都并不是把握得十分准确,但是,我想正如林教授说的:主要你勇于改变,持之以恒,你就能达到你自身的定位!

11.“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 ”研讨会有感 11.“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 ”研讨会有感 11.“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 ”研讨会有感 11.“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 ”研讨会有感 11.“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 ”研讨会有感 11.“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 ”研讨会有感 11.“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 ”研讨会有感 11.“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 ”研讨会有感 11.“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 ”研讨会有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寒假学习共生体 ”研讨会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me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