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有感—李潇丽

《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有感—李潇丽

作者: 是你啊_a | 来源:发表于2019-10-24 12:02 被阅读0次

怀玉老师的这本书一共有十章,有那么多的教育主题,那么多的教育故事,那么多的智慧策略,让人从中获得启迪、获得愉悦、获得成长!

第一章:班级核心文化建设:从标签式到生成式。

(一)

1、我们通常把班级文化分为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显性文化有:教室环境布置、卫生、班徽、班歌及班训等,隐形文化有:班级人际关系、孩子的精神面貌等。

2、班主任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班级文化定位及工作走向。比如班主任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的表现所采取的态度,处理班级事物时的轻重区分与策略选择等,不仅传递着班主任的价值理念,也直接影响着班级舆论导向!

(二):把握节奏,为班级文化确立起点

一、制定低起点、开放性班规。

1、招募班级助手,成立临时班委。

2、班级常规事务程序化,提出底线要求。

二、策划一次温情有趣的班级破冰活动。

三、传递民主、平等、干练的班主任工作作风。

三):因班制宜,提炼班级文化精神核心

一、起始班级:从发散到凝聚的心理定向式提炼

1、头脑式风暴:所谓头脑风暴就是围绕一个话题核心,不设任何限定,让参与者充分发表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面对的是低年段的学生,班主任要善于使用浅近的表达,让学生易于理解。

2、从班训回到个人成长:班训确定后,让学生进行第二轮思考:围绕这个班级目标,当前班级和个人需要做哪些改进和努力?需要哪些制度保障达到预定的班级奋斗目标?

二、中途接班:从点到面的节点事件讨论延伸式提炼

1、寻找心中最美记忆:在追溯过去关键性事件中寻找嫁接点。

2、新学期有意制造节点性事件,引申讨论

(四)品牌锻造,打造班级文化名片

一、扬长型

班主任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对占有群体优势的项目进行着力培养,引导学生围绕此活动策划不同层面的活动序列。

二、补短型

补短型的班级名片打造则可以从学校常规项目出发。

三、拓展型

现在各地教育资源丰富,只要善加开发利用,就会形成特色活动类型。可以带动班级学生之间的社会性交往,也密切了家校联系,从而成为班级特色。

四、融通型

班级文化一定与各学科学习相关联。

班级文化建设过程大致要历经三个阶段,即外显阶段-内化阶段-外化阶段。

班级文化建设不应成为制造简单的外显符号,而应成为班主任与一个班学生之间,在一定时间内共同经营的一段精神之旅!

相关文章

  • 《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有感—李潇丽

    怀玉老师的这本书一共有十章,有那么多的教育主题,那么多的教育故事,那么多的智慧策略,让人从中获得启迪、获得愉悦、获...

  • 《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读书笔记(2)—李潇丽

    第二章:小组建设—从服从安排到互助成长 通过小组建设推动班级建设,是很多班主任的常规做法。尝试通过小组共同体的建构...

  • 《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有感

    国庆节假期。学校给每位班主任推荐了一本书,名字叫《从班级到生长共同体》,作者是王怀玉,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一名...

  • 《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有感 - 草稿

    国庆节假期。学校给每位班主任推荐了一本书,名字叫《从班级到生长共同体》,作者是王怀玉,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一名...

  • 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一)

    这本书由一线老师王怀玉所作。全书一共有十个章节,从班级核心文化建设、小组建设班级制度建设,班干部培养以及家校合作都...

  • 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二)

    第三章 班干部培养 一、岗位设置。 1、班主任要对班级岗位设置进行反思和重建。 2.要让学生明确班级岗位...

  • 读书笔记-李潇丽

    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 第五章:师生交流:从例行谈话到多渠道情谊融通。 一、发挥师生间非正式交流的积极效应。 1.用友...

  • 王怀玉:《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阅读摘录01

    第一章 1.通常,我们把班级文化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最为显性的是教室环境布置和卫生及各种展示班级风貌的文化符号...

  • 《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9

    班级、班集体和班级共同体 ——读《中国班级的三重“复调性”》有感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南门小学 陈娥 写在前面: 这...

  • 2021-02-08

    《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这本书有10个章节之多,每一个章节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而其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第5章和第6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班级到成长共同体》有感—李潇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mr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