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则阳3》

《庄子.则阳3》

作者: 钱江潮369 | 来源:发表于2020-10-08 20:59 被阅读0次

【原文】


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阖尝舍之!夫师天而不得师天,与物皆殉,其以为事也若之何?夫圣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与也偕行而不替,所行之备而不洫,其合之也若之何?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为之傅之,从师而不囿;得其随成,为之司其名;之名嬴法,得其两见。仲尼之尽虑,为之傅之。容成氏曰:“除日无岁,无内无外。”


【译文】


冉相氏体察了道的精髓因而能听任外物自然发展,跟外物接触相处没有终始,也显不出时日。天天随外物而变化,而其凝寂虚空的心境却一点也不会改变,何尝舍弃过大道的精髓!有心去效法自然却得不到效法自然的结果,跟外物一道相追逐,对于所修的事业又能够怎么样呢?圣人心目中从不曾有过天,从不曾有过人,从不曾有过开始,从不曾有过外物,跟随世道一块儿发展变化而没有废止,有所行动也是那么完备因而不会受到败坏,他与外物的契合与融恰又将是怎么样的呢!商汤启用他的司御门尹登恒做他的师父,而他随从师傅父学习却从不拘泥于所学;能够随顺而成,为此而察其名迹;对待这样的名迹又无心寻其常法,因而君臣、师徒能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仲尼最后弃绝了谋虑,因此对自然才有所辅助。容成氏说:“摒除了日就不会累积成年,忘掉了自己就能忘掉周围的事物。”(原文和译文均摘自网络通行版!)


「学究」


当一个人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时,便出现了这篇文章中说到的现象。这篇文章和佛法中的很多表述极其接近,可见真正得到之人都是殊途同归。

相关文章

  • 《庄子.则阳3》

    【原文】 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阖尝舍之!夫师天而不得师天,与物皆...

  • 庄子——则阳

    则阳游于楚,夷节言之于王,王未之见。夷节归。彭阳见王果曰: “夫子何不谭我于王?”王果曰:“我不若公阅休。”彭阳曰...

  • 《庄子》则阳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也。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有乎出而莫...

  • 《庄子.则阳1》

    【题解】 “则阳”是篇首的人名。本篇内容仍很庞杂,全篇大体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了头十个小故事,用人物的对话...

  • 《庄子.则阳2》

    【原文】 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而不知其然,性也。复命摇作而以天为师,人则从而命之也。忧乎知而所行恒无几时,其有...

  • 《庄子.则阳5》

    【原文】 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妄登极者,子路曰:“是稯稯何为者邪?”仲尼曰:“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

  • 《庄子.则阳6》

    【原文】 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

  • 《庄子.则阳4》

    【原文】 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犀首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

  • 《庄子.则阳9》

    【原文】 少知问于大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大公调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

  • 《庄子.则阳7》

    【原文】 柏矩学于老聃,曰:“请之天下游。”老聃曰:“已矣!天下犹是也。”又请之,老聃曰:“汝将何始?”曰:“始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则阳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nh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