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看完了《触不可及》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发生在白人富翁菲利普Philippe和刚从狱中出来的黑人德希斯Driss,两位在不管阶级背景、种族、人生境遇都大相径庭,但最终他俩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我们总说,相似的人才会惺惺相惜,朋友要志趣相投才能玩到一块儿,但这部电影给我们呈现的显然不是这样,所以光这一点就激发了我看这部电影的兴趣,想一探究竟。
在昨天这部电影的讨论环节,提了两个问题:
1.我们平时与人交往中如何做到平等待人,让别人感受到被尊重?
2.在阶级,种族,贫富存在很多差异的时候,该如何做到平等对待?
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多加了条件——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的时候,首先人与人之间天然存在着差距,人跟人就是不同的,这个差距在不同的两个人之间会有大小的区别,而对这个大小的接受程度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也势必造就不同的结果。
比如Philippe如果有种族歧视,那他压根不会雇佣Driss,那在他没有种族歧视的前提下,他如果对Driss的个人身份——街头小混混有所唾弃的话,那他也不会跟Driss发生后续,甚至最后与之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相互成就,迈向了自我救赎的道路…
这一点还挺引发我思考的,因为我之前的交友观,hh我要三观相合的、我要志趣相投的、我要积极进取的、我怎么怎么样,我也希望我的朋友怎么怎么样,这样我们之间就会有很多共同语言哈……就我这样的交友理念,坦白告诉你,我朋友挺多,但谈得上亲密的很铁的,已经像亲人一般的,相处起来特别特别放得开没有顾虑的,想联系就联系不用担心会不会打扰到,几乎可以说 没有 哈哈。
写到这儿,我想起我的一位朋友,我跟她是高中就认识了(高二一个班),但那会儿交流还很少,后来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因为是高中校友又是老乡,她经常给我送吃的哈哈,一来二去就熟络了,我俩很不同,我爱看书她成天刷剧,我爱运动她是一动不动(真的,一两公里都不情愿跑,之前要交体育作业,还是我帮她跑的),我热衷探索、积极上进她是习惯性躺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会每年给我准备生日礼物,经常“麻烦”我,时不时问我在不在宿舍借个东西啥的,她性子直,说话不咋叫人中听,有一次一起逛街,说的话直接把我惹恼了,我头也不回气冲冲地就走了,把她一个人扔下来,然后她还发消息问我去哪儿了,那段时间我俩都不咋联系,一开始见面还有点尴尬,但后来又放开了相处了,就仿佛这件事没有发生过一样,谁也没有提及,但即便这样,我也没有从心里把她当成很要好的朋友,我觉得咱俩不在一个频道,对她有很多评价,这些想法让我无法用心感受她,对她也做不到包容和接纳。
所以以后我交友还要三观相合的、志趣相投的、积极进取的、我怎么怎么样,也希望我的朋友怎么怎么样吗哈哈?
有些东西看似重要,但或许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当你执着时,或许就看不见最本质最根本的东西了,比如人与人相处的尊重平等、包容接纳、真诚用心、换位思考还有彼此相互羁绊(麻烦与被麻烦)的那份意愿。
(哈哈哈哈哈嘿嘿嘿嘿嘿,这一刻突然觉得好幸福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