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储蓄罐,叮咚,叮咚,不经意间已经投下了很多卡片,分别藏在很多的角落。会在某个不经意寻找的时刻,偶尔瞥见。但多数,已经尘封了。
直到,终于不能耐受这些的凌乱,请回一本册子将它们定位,沿着时间的长河,兼顾主题的坐标。
是怎样的讶异啊,捧着这一册,就如同捧着过往的人生,一幕幕,从眼前闪过。
有电话磁卡,薄薄的,最早是1993年,希望工程的那双大眼睛,依然是如此的闪亮。在一个个夜深人静的街头,在路角的公用电话亭,与好友们问候。带着心形图标的“201”卡,则标志着进入小灵通时代,可以开始煲一个又一个长长的电话粥了。那些电话粥啊,是初入社会时与朋友们多么深厚绵长的情感维系。
有读书俱乐部卡,最开始的“席殊书屋”,到后来的“九九读书俱乐部”,是渴求知识问路石,是由本地的实体书店开始向更大社会、更多的未知进发(关于席殊书屋的以及它的“好书”,以后我会再专门写一篇)。
各种不同画面的“2008北京亚运会”主题卡,瞬间勾起了申办亚运会成功时的群情激昂,漫长的4年的美好期待,开幕式孩子的牙牙学语和哼唱的喜悦,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自豪和骄傲。
还有1997年开始的邮票预订卡系列——2005年则变成了个性化的邮票预定折系列(每个人的取票经过不同的),记录着我曾经痴迷集邮收藏的一段经历。如何无师自通地研究各种邮票规格、题材,各种珍邮背后的故事,从小小方寸的邮票看大大的世界、长长的时间之河。
月票卡、自学考试卡、海洋世界亲子年卡,卡面上的照片,也记录着自己由少年走向成年的过程。
……
时光的面相众多,有时平淡,有时精彩;时光的留存很多,不断的精选,放入坐标定位中,用不同地主题切换看,会看见很多的不一样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