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面艳阳高照,我躲在阴凉的琴房里,手冲一杯斋啡,切一块自己做的芒果慕斯,头脑里想着今天该写点什么来交作业。这个下午的意义就是此时的宁静惬意。
~~~~~~~~~~~~~~~~~~~~~~~~~~~~~
今早上班途中听着樊登读书的《思维的囚徒》,当他讲到"假如你失业了,第一,我有更多时间休息; 第二,你可以停下来,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重新思考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是自己特别想做的而一直没有去做.....第五,有时间可以跟自己的孩子聊聊天。" 说实在的,听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种做法是隔靴挠痒,根本不理解失业的痛苦。只是当自己静下来好好听这本书的时候,我为自己这样的偏见而感动惭愧。原来,我走入了思维的囚牢里。
失业带给一个人与一个家庭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只是深陷在失业带来的愤怒、伤心、焦虑里,能改变失业的困境吗?显然不能!那么,从失意的沼泽地里出来,按以上所说的办法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是更有益的。转换思维,给诸如失业这样的负性事件赋予积极的动力才是更有用处与更有意义的。
回想2008年,我也曾走入书中所说的"意义的迷宫"中。那一年外贸行业处于滑坡阶段,当我休完产假回去上班,发现手上的订单少得可怜。从原来忙得没时间上厕所的忙碌状态转变为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那时心里空得直发毛。当我向一位阿姐说起我的这份焦急时,她对我说:"你为什么不想想,原来未婚无牵无挂,你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而现在你有小孩了,此时清闲的工作不正好让你有精力好好照顾小孩吗?"听到这番话,我突然间恍然大悟,原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问题立马变得不一样了。我们常常以为生活的意义就是如陀螺一样不停地转着,追求着更大的成就。我们害怕空闲,害怕在时间的空隙里被别人甩开一大截。而我们却忘了去思索,思考生活里发生的一件件事情对自己来说都有什么意义。我们就是不知不觉陷在意义迷宫里去追求所谓的目标,满足自己的欲望。
2019年是我人生路走到此最为失意低迷的一年。在2019里,每天掐指算着何时能迎来新年摆脱霉运,期望着新年迎来新气象新发展。没想到老天开了个玩笑,人算不如天算,新年爆发疫情,不止外贸行业,全球的经济都受到打击,进入低迷期。我也只能束缚在原地不敢轻易动弹。在疫情公益援助热线督导组里,我也了解到外面很多人因疫情失业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那么如何对抗负面情绪呢?我选择了隔离。屏蔽负面信息,既然大局如此,时机尚未成熟,那么就享受当下的短暂的安逸吧。也许有的人会认为这是鸵鸟心态,只是,不怨过往、不忧未来、关注当下不才是生活最好的态度吗?《思维的囚徒》里提到的第三个原则是"发现生命瞬间的意义",这需要我们慢下了发现欣赏身边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的意义。正如樊登在《一平方米的静心》里提到的吃葡萄干。拿起葡萄干,别囫囵吞枣,先好好看它,再闻闻它的味道,然后放耳边听,最后放嘴里边,慢慢搅拌它,感受葡萄干流出的汁水在嘴里的感觉。樊登说那是他吃过最好吃的葡萄。单单是吃葡萄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们以慢下来的心态,赋予了吃葡萄不一样的意义。回到我自己身上,虽然不得不忍受着某些憋屈在原地踏步,但我拥有了这份表面安逸带来的空闲。上着半天班,我有半天的时间在家陪着还未开学的小孩。我有时间为家人们准备晚餐,做各种蛋糕小点,让我埋没了多年的主妇潜质爆发了出来。当一家人坐在一起用着晚餐,对我的厨艺与烘培成果点赞时,我的内心是快乐的。也在这时候,我终于明白认识的一位事业有成的男士为何会在每天忙碌后还赶回家为家人们做晚饭。相信准备晚餐这件事对他来说是一种责任,也从中获得了满足的意义。如若我仅仅只是沉浸在不如意的心境里,那么,我的生活将都是灰色的。在阴霾密布之下,所有的事情还有什么动力什么意义呢?我不能因工作的瓶颈而遗失了生活的美好。还好,我能从失意里自我解离出来,改变我的关注焦点。人的思维是有弹性的,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理解事情,感受是会不一样的。因此,别让自己走入思维的囚牢里,当面对困难时,试着转换视角,挖掘深藏在事件背后的积极意义,让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细微的事情都有它美好的意义。
不知反省的生活不值得过。
——苏格拉底
人生很有可能没有意义,但是寻找人生的意义,本身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
——周国平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