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逸闻轶事,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第三章政事和魏晋风度的联系。
《政事》共26则,记述了魏晋时期官员处理政事的故事,表达了以仁德治国的政治主张。政事指行政事务,具体指处理政务的才能和值得效法的手段。虽然魏晋是政权更替频繁的时期,但不得否认,政事始终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
首先来谈谈魏晋时期的政治主张。《政事》倾向仁治,所以记载的多是官员们以仁管理区域的故事。例如第三则,袁公问陈元方:“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陈元方答:“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陈元方的父亲对强者就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就用仁爱来抚慰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就得到敬重了。不管是什么人,都用仁德管理,百姓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统治者的关爱,才能真正的为国家效力。对于魏晋战争动乱的时期来说,以仁德治国的确是最必须的。但是历代统治者的政治措施很少宽厚待民和给百姓以恩惠,所谓德政,常是停留在口头上。所以第二十六则,才正式谈到仁政。在殷仲堪正要到荆州去就任刺史之职,回答东侯亭王的问题时说到:“殷答曰:“皋陶造刑辟之制,不为不贤;孔丘居司寇之任,未为不仁。”帝舜时的法官皋陶制订了刑法,不算不贤德;孔子担任了司寇的职责,也不算不仁爱。也算是第一次正式回答了仁政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选拔官员。众所周知,魏晋时期采用了九品中正制,但是存在极大的弊端,造成了当时为官者“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所以《政事》选拔官员,则主张选贤任能,做到“举无失才”。第二十四则,在王大准备上奏举荐人名单的时候,王僧弥趁机按自己的意见改换了将近半数的候选名字,王大也认为改的恰当,于是重新拟了一份。两人都是为了举荐贤才,但往往一人草拟名单,大多会主观臆断,如果是草拟过后由另一人查阅,如认为不妥则可以修改,这样会大大提高“举无失才”的可能性。这一则篇幅很短,可涉及了很多问题。比如魏晋风度中的清谈。按道理说王大才是有权拟订名单的人,可王僧弥却可以主动修改名单,即王僧弥对于名单有异议所以以修改的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两人之间的来回则反应了较委婉的清谈。但同样也属于清谈的范畴。
《世说新语》全书出场的人物约计六百二十六人,而书中人物大部分是当时的士族名流。所以感受魏晋风度不如从《世说新语》入手,但是全书读下来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就暂时从《政事》简单说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