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岁始读书

作者: 育儿修仙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3-27 06:13 被阅读59次

    《三字经》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年青时读到这句常常想这开窍得也太晚了,却不想自己到了“三字头”的最后一年,才幡然悔悟,明白自己应该认真读书才是。

    我四岁半开始读长篇小说,读了三十五年的字纸,却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我读过的书肯定能铺满篮球场,惜乎,全是无用之书,好比吃了几十年的饭,发现全是没营养的食物。

    我读过全套金庸、古龙、琼瑶、席绢、于晴、东野圭吾,还有无数不知名作者的武侠、言情、侦探小说;我读过上千本《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知音》、《收获》、《小说月报》等各类杂志;我翻阅过无数张报纸;我投入地读过几百部网络小说。从幼儿到中年,我人生最宝贵的光阴基本上就是在阅读上述层次文字中度过。

    每个人都被自己读过的书所成全。因为我读过的绝大部分文字太过拙劣,所以我成了现在的我——看似阅书无数,实则腹中草莽。支撑空空的躯壳的是曾经背过的一些诗词、古文,读过的一些《论语》、《聊斋》、《黄帝内经》,看过的一些《红楼梦》、《百年孤独》。遗憾的是,我过去在正经书上花费的时间实在太少太少。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如果读物让我们一下子就理解了,就融会贯通了,这样的读物不能增加我们的理解力,只能增加资讯。所以我之前的三十五年读过的绝大部分文字,都不是真正的阅读,不是学习,只是娱乐消遣而已,因为“那是最没有要求,也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做到的事”。

    那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才是真正的阅读呢?“一个人应该试着读某样他一开始并不怎么了解的东西。这个东西的水平就是比阅读的人高上一截。这个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能增进阅读者的理解力”。“简单来说,我们只能从比我们更高杆的人身上学习”。应该读难读的书,应该读经典的书。

    以前看过一个说法: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你发现作者比你强,对你有启示。过了几年你自己有进步了,再读这本书,发现作者还是比你强,还对你有启示。总之,作者永远在俯视你,这就是经典。我对此话深以为然,十年前,我觉得朱光潜的小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简单明了深入浅出,觉得写得特别好。但是十年过去了,这本八九十年前写就的薄薄小书,我再次读来还是深受启发,这就是经典。《红楼梦》也是这样,无论何时读,无论读几遍,总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新的启示,这就是经典。

    其实我在读本科的时候就曾经意识到,自己读的书都太简单了,一目十行不经过大脑就能读懂,以后应该读一些动脑筋才能读懂的书,可惜知易行难,读需要动脑的书实在太累了,要一页一页地啃,完全不像读其他书那样酣畅淋漓,于是就放纵自己继续阅读那些没营养的文字。好比明知道炸鸡薯条吃多了没好处,但就是抵挡不住垃圾食品的诱惑。

    当生命的年轮运转到三十九岁,当半百的人生也不过弹指一挥间就要到来,终于痛下决心,今年一定要读一些能让我增长心智的好书。

    首先要读《论语》、《老子》、《唐诗三百首》,这是如果把我丢到荒岛上再也回不来,我一定要带去的书。

    其次要读几本科普书,以前视数理化为畏途,实际上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再次读一遍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理由同上,运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将带给我全新的视角和体验。

    最后读一点哲学,时间和能力有限,所以我打算只读《谈谈方法》和《哲学问题》这两本薄薄的书。

    虽然三十九岁才想起来要努力读书,但是“It i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九岁始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ul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