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英老师谈“钗黛之争”
在这种貌似无可挑剔的外表之下,总让人觉得宝钗身上缺少一种什么东西。
脂评论宝钗:“待人接物不亲不疏, 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未见冷淡之态。”
的确,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抱着“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做事原则,和各方面的人都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
就连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她也未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
可正是这和不偏不倚、“面面圆通,处处得利”的处世态度,往往又会让人觉得她城府太深,太过世故。
这种“世故”假如表现在一个有一定生活经历的人身上,或许会被认为是可接受的,但表现在这样一个涉世未深(甚至是根本就未“涉世”)的少女身上,在很多地方就显得虚伪、矫情。
涂瀛《红楼梦论赞·薛宝钗赞》这样评论:“观人者,必于其微。宝钗静慎安详,从容大雅,望之如春。以凤姐之黠,黛玉之慧,湘云之豪迈,袭人之柔奸,皆在所容,其所蓄未可量也。然斩宝玉之痴,形忘忌器,促雪雁之配,情断故人,热面冷心,殆春行秋令者与”,最后两句虽然有点过头,但这也是“拥林派”的人们不愿意接受宝钗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林黛玉的率真相比,薛宝钗是理性的。理性固然可以让人冷静,但凡事都应该有个“度”。
如果这种“理性”发展到压抑人的正常性情、摧残人的正常心理的话,这种“理性”就变得可恶、令人窒息了。
在现实生活中,一再谨遵这种所谓“理性”的人,就难免会让人觉得虚伪,“不真”。
不论哪个朝代,在人们的心理上,做人要“真",仍然是道德评判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历来的钗黛纷争也有其根本原因。就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要求而言, 宝钗是一个完美的淑女形象,尊老爱幼,大局为重,行为举正,堪称楷模。
在某种程度上,她已成为集中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教养之高度和思想修养之深度——接近中国封建士大夫心目中的“理想”之极致的“完人”。
与黛玉那种 从小没人管束,脾气捉摸不透的个性有着天壤之别。
人们对林黛玉的看法,着眼于正面的,看到她那清灵超然、不染尘埃、率真坦诚的纯洁心灵,形成所谓的“拥林派”。
反之,着眼于反面的,则看到她那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爱使小性儿的不合时宜的孤傲,形成所谓的“拥薛派”。
人们永远是生活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之中,因此,正如王昆仑先生所指出的,像钗黛之争“这样的官司是永远打不清的。
如林薛二人不是都具备着在人心上相当的重量而各有千秋,《红楼梦》这部大悲剧就不能成立了”。
但无论在哪个时代,“真”永远是人们所崇尚的一种美德。
本文节选自张海英老师的《红楼梦作者对我空的对话》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