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君
两个孙子都爱吃火锅羊肉。看看冰箱里没啥鲜菜了,周末中午,就带去长春东南湖大路一家火锅店。孙子高兴。我更高兴。
不全是为孙子高兴,是高兴在这里接听到李春打来的手机。
你好,李春,找我有事儿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空儿?有空的话,今晚聚聚吧。
今晚,行啊!
就是路途有点远,在湖西路这边。
湖西路啊,我可以坐轻轨车过去。轻轨湖西桥那里正好有一站。
曹哥,我还有别的事儿,不能开车过去接你。你自己想法来,晚上喝完酒,咱俩可以一起回去,我找代驾。
李春是原来单位一个同事。
二十八岁那年,我来到长春,在这个单位落脚,直到五年后离开。曾经满腔热爱的那份工作,我走了,李春来接。俩人算是脚前脚后。
岁月有情,往事难忘。
李春不止一次地说过,是我力荐过他。
确实有过这样的事情。
但是,那也是一种心无城府的直感和眼缘。在现在一些人眼里,不过是天要下雨时做个顺水人情。单位戴着深度近视镜的头儿,最后一次征求意见时,自己就那么率性地说了。
李春并没有如我所愿,在这个岗位上待到很久。
很快,他就“扑通”一下,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游到海里去了。
海水是苦是咸,生活是酸是甜,他一个人冷暖自知吧。
反正如今的李春,是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自由职业者。
回首往事,李春没那么多华丽的说辞。当初下海,一大动机,就是为了叫父母能过上更好一些的生活。
风吹来,浪打来。
风浪过后的李春,犹如礁石一般的脸庞,刻下了岁月的履痕。完完全全秃顶,水土流失跟我一样的严重。
一直在想,找个方便时间,坐下来,听听他的中国故事。
可是,今晚不行。
好几个人哦。
没问他都谁呢,李春却在手机里说道:
来的这几个人,你应该都认识的。
吕国忠。原来在柳河二队的。
嗯,认识吕国忠。见人一说一笑,很和善的一个人。前些日子,在幸福街遇见他了,喝酒回来,脸上红红的。
小尹子。咱们单位有大尹子还有小尹子。今晚来的是小尹子。
认识小尹子,开出租车的小尹子。小尹子岳父岳母家原先跟我父母家住对门。有一年,我公出起大早去长春站赶火车,就坐小尹子开的出租车。
他现在还开出租车呢。
厉害,这么说开二十多年出租车了。印象中的小尹子长得很瘦小。
是啊,现在长点肉了,但不算大胖。
小尹子来。除了小尹子之外,还有李文达。不知道李文达你熟不熟?
李文达?听名字挺耳熟。但是,名字跟人对不上号了。
我跟李文达说你来的,他也说你这名字耳熟,今晚你俩正好见见。
郭广仁,你熟吧?
郭广仁咋不熟呢,在单位食堂做过大厨,吃过好几年他做的饭菜呢。他下岗后,跟夫人在长春街头经营过一个书报亭。我路过那里曾经在书报亭买过报纸。郭广仁生性乐观,喜欢唱歌跳舞。
还有一个孙广昌,你更熟了,当年你俩都在一个楼层办公。
就这么几个人。
打完手机后,李春给我发过来一个位置图。
聚会的那个饭店,在湖西路长影电影院对过。
我坐轻轨车过了二十多个车站。
在湖西桥站下车后,请教一位同车下来的女士。女士脸上的法令纹给我印象深刻。在这个华灯初放的夜晚,一脸倦容的她,就这一问,重又容光焕发,用手指着马路前面的一片灯河,叫我沿着这条马路一直走过去,过了有轨电车那个路口信号灯,还要一直朝前走。
究竟有多远呢?
你坐车的话,有三站地吧。
看看手机显示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决定走过去。
告诉她,我不坐车了。
没告诉她,我就喜欢徒步。
谢谢她,在这儿问路真是问对人了。
她听了,不无得意,莞尔一笑,说道:
我就在这一带住。
2018年11月19日星期一写在长春于家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