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斯的企业理论:企业因为交易成本大于市场而存在。
在这个基础上,最底层的逻辑始终是不变的,架构在效率之上,这个效率的本质比较,是来自于和市场的对比。
回到企业本身,当遭遇非连续性时,什么样的心理素质能够支撑我们跨过恐惧和失望?
索伦·克尔凯郭尔已给出了最深刻的回答。他在《致死的疾病》一书中说道,所有的失望从根本上说都是对未能做自己的绝望。各个时代的哲学家都强调过做自己的重要意义,也说过情感中的绝望感使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也是禅宗佛教经文的中心思想。在现代学者中我只摘引约翰·麦克马雷的一段话:“我们的存在除了充分、彻底地做自己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吗?”
要化解冲突只有一个办法,只能靠改变人格中造成冲突的那些状态。
每一个创始人在非连续性时期内心都拥有着巨大的冲突。
冰心曾说:“没有哪一朵鲜花会由于土地贫瘠放弃在夏天开放的机会。”人生如同一场赌局,你无法决定你拿到的牌。
冲突的本质还是来自于对于未来的不确定。
宗教哲学家奥古斯丁有一段有名的话:“人们一般都说,理解了才能相信;而我则说,相信了才能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