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我们来说,刷朋友圈,可能是场修行。
你的邻居写到“终于在冰岛看到了梦寐以求的极光,开心!”你想到自己一个月光族,什么时候能有钱出去玩一顿,你望着照片出神。
你手指向下一划,你的大学同学写到:“今天升职了,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评论下点赞无数,你心想:“他读书那会得过奖还没有我多呢,现在怎么职位比我还高。”你没有点赞。
本来只是无聊时看看,可几分钟刷下来,你心烦意躁,内心充满了焦虑。
因为刷朋友圈时,我们总会得出一条结论:和这些活在朋友圈的人相比,我们实在是太差了!
2
这种焦虑感一向成为各大自媒体热议的话题,可我几乎不知道这种焦虑从何而来。
由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创作的《身份的焦虑》一书,回答了我们为什么会对此感到焦虑。
可能是这些朋友圈的人离你太“近”了,朋友圈的人,当他们展现自己的生活时,你在潜意识里会有一个声音喊到:他拥有的,我却没有,可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啊!
阿兰引用了《人性论》中的观点:“产生这种妒忌的不是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远远不成比例,反而是我们的互相接近。”
这被作者称为“过度期望”。当你开始评价自己赚的钱多不多的时候,你应该不会异想天开的和马爸爸比吧——毕竟他赚的太多,况且他也不是个普通人。
你一般会先和你的同事比,同事是我们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人,处于同样的工作环境,你和他好像差不多,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无法忽略,当他升职加薪时,你心里难免会不舒服。
3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特别糟糕?不要担心,这恰恰说明了你是一个追着“爱”的人。
作者又分析道:人们渴求身份,归根到底是渴求“爱”——这种“爱”是一种社会属性的爱,即渴望他人的关注。
威廉·詹姆斯也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如此,给他自由,但是周围所有人对他的所有行为都熟视无睹。
当你精心编排着你朋友圈的文案的时候,不也是渴望着别人的点赞吗?你也不希望你照了很久的自拍没人欣赏吧!一个鲜活地活在世上的人,都希望得到这份来自于他人的爱——虽然这种爱既能成就我们,也会折磨我们。
人们渴望身份,是渴望身份带来的认同感。一名驻守边疆的军人,可能面临着清贫而艰苦的生活环境,但他明白自己是在为祖国做贡献,他就可以忍受艰苦的环境,甚至有一种幸福感。但一名在流水线上的工人就很难从高压的工作中得到满足,因为工作性质使他无法获得这种社会认同感。
4
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处在一个新旧秩序交替的社会,僵硬的封建等级制度被打破了,而新的社会制度还未完善。
用作者的观点表达就是:旧的等级制度使大多数人安于自己所处的等级,很少会体会到焦虑,这种微妙的情感。而到了民主社会,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人的阶级变化呈流动性的特点。一个人,就算是身处低位,也愿意相信自己有一天可以飞黄腾达。
现代社会使人看到了希望,可人的成功难免具有偶然性。当我们付出努力而不得时,焦虑就产生了。
而当前互联网的环境,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由贫穷所限制的想象力,互联网会为我们弥补。我们能了解到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源,却无法拥有它们,焦虑就进一步加深。
再加之许多自媒体以贩卖焦虑感为营生,大谈阶段固化,宣传消费主义,这些言论刺激着我们的感官。使我们生活在焦虑中,无法自拔。
5
难道我们要始终成为这种焦虑的奴隶吗?阿兰为我们指出了缓解焦虑的几条道路,把视线转向哲学、文学、政治、基督教,成为一个波西米亚者(即打破常规、关注内心)。
但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方法,最核心的是不要把社会地位和人的价值之间完全画上等号。
如果不以社会地位评价自己和他人,我们要怎么构建自己的评判系统呢?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指出了决定人的差异的三个方面,即
1 人的自我,这属于人格上的范围,包括人的个性、智力、教养、学识。
2 人的所有,即拥有的财富和其他占有物。
3 人的显现,即人在他人眼中的样子,包括声望、地位等。
而在这三者中,最大限度的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是人的自我。和我们的自我相比,什么身份,什么财富,只是相形见绌的东西。
我们应该把眼光从外界转向内部,但我们总是不自觉以外界的眼光来评价自己,这是因为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
要减轻这种不确定性,就要充实自己的内心,形成一种”智性才华”。“智性才华”就是一种能够成熟圆满地解决心灵生活当中的纷争和疑难的能力。
精神富足的智者不会因外界而影响自己的幸福。苏格拉底在雅典的大街上看见一群人手捧金银珠宝依次走过,他惊呼:“看,这么多我不想要的东西。”
也许,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内心时,你就会开始真正为自己的幸福着想,你会开始为充实自己的内心而努力。
等到你再刷朋友圈时,也会少一点焦虑了。因为你看到了别人的精彩生活,可是你明白自己,亦是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