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的意义在于理解他人

阅读的意义在于理解他人

作者: 飞哥爱读写 | 来源:发表于2023-02-05 19:11 被阅读0次

    最近在读吴军老师的《阅读与写作讲义》,从书名即可以知道这本书是关于阅读与写作的,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方法论,下篇是实战,全书可读性和易读性很强,阅读中带动思考,思考出引出反思,反思后是觉悟。在“阅读”这章,吴军老师提出了阅读的意义在于理解他人,并从9个方面教给我们该如何阅读。

    1 信息

    阅读的是文字,文字传达的是信息,信息包括表面的信息和隐含的信息。那么,该如何充分理解这些信息呢?吴军老师提出了7个WH,即when,where,who,what,how,why,which,翻译过来就是在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怎么解决的。这7个WH可以套用在任何阅读材料中去读出来显性信息,假以时日不断练习就可以捻熟于心。

    2 深层

    只能读出显性信息还远远不够,合格的阅读者还要读出深层的信息,这就需要关注结构,描写手法,修辞,遣词造句和语句,特别是鉴赏文学作品。好的作者写出来的结构一定是清晰的,以便引导读者,而行为的结构往往是固定有套路的,或以时间为线索,或以矛盾冲突为线索。有限的写作格式反而给我们阅读提供了便利。

    3 思想

    看到了信息,了解了结构,最终读懂思想。作品里的主人公其实就是作者自己,他们在作品里表达了他们所处的世界以及他们所希望的世界。阅读读到深层次,最终是读懂了人,读懂了作者,读懂了作者的思想,读懂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4 时代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其思想也受时代所限,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还要知人论世。脱离时代背景去阅读,用今人的思想去理解过去难免会有失偏颇。虽然每个人只能生活于当下的时代,但幸运的是不同时代作家的作品向我们回放了那个时代的画面,使我们可以不用时光机也可以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5 品味

    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本身是一件高品位的事,但对于浩如烟海的书籍,我们该如何选择高品位,有助于我们打造知识体系的书籍呢?作者提出了三部阅读法,第一要阅读“正统”作品,比如历经百年依然被奉为金典的作品,第二要阅读权威作品,比如科学领域的《科学》Science,医学领域的《展望》Perspectives,经济学领域的《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第三就是阅读一些有趣的作品,比如我们看正史书籍的时候也可以看看野史。

    6 考试

    这节会让人觉得和阅读无关,是面向学生考试的,其实不然。考试的阅读理解和我们平时的阅读理解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无非是宏观与细节,主观与客观。放到阅读上,宏观就是要换位思考,以作者身份如何谋篇布局,对于读者就是要看清目录,细节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7个WH以及结构,手法,遣词造句及语气。

    主观与客观,又可以叫做观点与事实。阅读的时候要分清二者,对于客观,我们要考察信息源的可靠性,对于主观,我们要考察观点的逻辑性。尽信书不如无书,阅读是要引发自身思考的,而不是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

    7 速度

    脑认知科学发现:阅读速度受限于人脑接受信息的宽带以及人眼识别图像的速度。人每秒能接受的信息大概100-200比特,换算成汉字就是15-25个字,但这个速度已经是非常快了,一般人达不到。我们在阅读时大脑是在识别图像,一旦遇到生僻的字或不理解的语句,速度立马下来。

    生理上的极限是无法突破的,但作者提出我们可以调整书的位置,把书拿远点;通过默读和大脑同步思考以及专注整体阅读,遇到不认识的跳过去的阅读方法提高速度。

    8 层次

    如何做到深度阅读的同时博览群书呢?首先,要对书籍进行分类。对于浏览类书籍,只要大致翻翻,了解信息就好,对于需要精读的书则要逐字逐句读完,对于经典类书籍,则要时常温故。深度阅读的目的则是要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另外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判断力,面对信息轰炸时能去伪存真,掌握真相。

    9 欣赏

    这一点有点美学的色彩,阅读不只是读出信息,深度,思想,时代,还要体会出文字之美,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时,文学的魅力尽在其中。最后让我们以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来共同欣赏一下文学的魅力吧

    “这是最好的年月,也是最坏的年月。

    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昧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新纪元,也是怀疑的新纪元。

    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

    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的意义在于理解他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cz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