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9 同 星期六 多云(-6℃/-25℃)
(简书日更99天/总日更488天)

稀缺是一个险恶的陷阱,虽然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管窥的专注红利,却又让我们更加短视,忽视了长远的利益,最终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稀缺循环。
稀缺陷阱源于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作突如其来的事件处理。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要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改变心态,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陷入稀缺后,首先是断舍离,排除不必要的时间支出,增加闲余,再利用闲余进行补救,打破原有的恶性循环稳态,强制自己拥有余闲,常思考未来,并建立一些应对未来可能事件的稳定的应对模式。其实拥有余闲只是必要条件,真正要做的是改变心态,让自己摆脱Deadline依赖,一件可预期事件,当被计划之初,肯定是有余闲的,比如时间,但是人一推再推,最终只能在稀缺下解决问题。
1.做好大局规划,预留空间,对冲风险,重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防止其堆积为代价更高的重要紧急的事;长期规划可以降低成本,因此需要拒绝过多的低产出紧急任务。2.运用复利的力量,做好积累,扩大余闲,增强应急能力,防止跌入稀缺陷阱;3.拒绝拖延,及时处理,提高单位效率
总结:稀缺陷阱源于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作突如其来的事件处理。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要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改变心态,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稀缺陷阱并不限于实物资源的短缺。它的根源在于对资源的错误利用,从而出现了实际的短缺。
一直靠借贷维生的人,并没有在他想要的东西上花什么钱,许多收入都用在了偿还贷款上;工作一直赶不上进度的人,并没有用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而是将许多时间用来追赶早就应该完成的工作。
对稀缺进行放大的行为,就像复利一样,会使最初的稀缺变本加厉。
我们不必成为神算子卜算未来,只需要对可预期事件有个合理的规划,不要着眼于当下的困境,而忽略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抑或是未来必经的大事件。
贫穷的人会因为稀缺而导致执行力和自我控制力甚至智力下降从而越来越贫穷,忙碌的人会因为稀缺而不能过上井井有条的生活越来越忙碌,孤独的人社交会因为稀缺出现专注行程管窥导致表现变差而不利于社交变得越来越孤独而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闲余。解决稀缺并不是拥有闲余而是足够充足的余闲,虽然稀缺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压力,但是我们依然需要专注于能量管理和带宽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