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

作者: 乡土中原 | 来源:发表于2024-04-20 20:47 被阅读0次

岁月沧桑,那些点点滴滴的人文故事,最终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了解过去,把握当下的见证与展望而已。清明节在村子里参加了祭祖活动,当路过村中那口老井时,不由得想起关于老井的那些传说与实事,在我深深的思索后,还是决定敲击键盘描述老井那前世今生。

村子里有五个小队,对老井的维护使用没有半点含糊,一切遵照安全生产是第一位,井架木头用久了就请人更换,井绳磨坏了各小队轮流更换。一早一晚是全村担水的高峰期,尤其是,遇到哪家操办红白喜事了,大家伙就主动让其先打水回家,有时还帮忙打水,抽出时间赶紧料理家中的其它一些事务。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村子里的老少爷们就挑起水桶,来到辘轳井旁边,用两个水桶支着挑子坐在中间,有时能围着老井一圈子人,一边等候打水,一边开始聊天,你一言我一语地叙述着那村中情、村中事。有说有笑,别有一番家族文化的精彩内涵。

老井,虽然没有看到您以往那繁忙景象,但又浮现在眼前的是昔日那排队挑水的画面。轮到谁打水时,就拉起缠绕在井头上井绳钩,系着桶提就有条不紊的打水、挑水。在分享这个打水过程中,仿佛又聆听了那哐哐哐......的下井打水声,还有那吱咛吱咛......搅动辘轳滚动的提水声......

谁家的孩子学习用功,考上学了,谁家的牛养的膘满肥胖,那是人家勤快经常割草调理,谁家的地种的好,粮食打的多......。真实的交流,真情的民风,在风趣幽默的淳朴生活中礼让你、我、他,好似一副诗情画意的太阳图画,给人阳光般的温暖和希望,再现这生生不息的农耕文化史。

不同时期,可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干旱年景。据传说,村子里的老井从来没有旱干过,一直川流不息、甘甜爽口。它不仅是村子人畜饮用的生命水,还是附近村民的救命水。民国三十年遇到天气干旱、庄稼绝收,附近村子旱得没有水吃。于是,三五成群的来村子拉水吃,虽然套近乎、行方便看惯不惯,但帮人一把,会让人铭记一生。

客气地说,老井是一口“母亲井”一点也不为过。三百来年,老井夜以继日地默默奉献着,冬天为村子提供井温水,帮大家洗衣做饭;夏天一口井拔凉,帮大家解暑止渴。老井,您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宗亲们的幸福安康生活,还帮助附近村民度过难关,滋养了我刘氏子孙那穿越时空的人生智慧。

据说,当年先祖带领子孙们来此安营扎寨时,就意识到,吃水比吃饭还重要,还请了风水先生进行指导建村,依据水是万物之源和当时的地貌分布,决定在村子的大坑北边打一眼吃水井。老井的诞生,首先解决好人畜用水问题,这不仅是先祖对生产生活上的最佳布局,又是一个为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的宏伟愿景。

于是,在赊店街上请了一帮子打井师傅,并来运砖头和物料开始安全施工。谁知,随着一步一步地往下深挖,老井那神秘色彩也随之而来,一下子挖到东海龙宫了,海水经过地下一直地向外喷个不停,光喷出的水柱就有五、六尺高。可见,当时的地下水有多么的汹涌澎湃,集中奏响了先祖们那运筹帷幄的耕读乐章。

后来,在先祖和家人们跪地祈福许愿下,老龙王才开恩应许,然后,用门板和被子堵住了地下水,龙王的儿子也住进了老井。老井里住有蛟龙,也就是老龙王的儿子小龙王,这个事听起来有点玄乎?听老一辈人说,事情还真有应验哪!有时村子里宗亲因家庭矛盾生气,一时想不开,就以跳井的方式了却生命。

但老井里有神仙显灵,但凡跳井者一个也没有失去过生命。实事原为,在那些科技不还发达的年代,小龙王用方桌挡住落水者,让其坐在方桌上自我忏悔吧。不过,传说归传说,也许老井当年是打到地下河了,水一直的向外奔涌。村民寻短见无一生命危险,也许是老井与外界水平面保持一致,产生的浮力大一些,再加上人们及时发现快速施救罢了。

八十年代,村子里的亲人们请来专业掏井队,并运来抓子机对老井进行清淤维护。在家族亲人们的指挥下,抓子机扑通、扑通、扑通的来回卷起放下,抓出一斗一斗的淤泥,偶尔还抓出一些古物,铜茶壶、铜茶缸、桶提儿、桶固儿等。随着清理的深度增加,在机械动力的撞击下,老井在不幸中慢慢的坍塌了。

这下可好,小龙王也没有藏身之地了,一气之下冲进老井南边大坑里。当时家族亲人传说,看到一股白云从老井直冲天空后,又折返大坑从北头滑行冲向坑的南头,还激起一道深深的渡槽水沟,清晰看到坑底中的淤泥。神话传说扑朔迷离,咱龙年话说小龙王的故事,还是祈福小龙王战无不胜、叱咤风云,护佑大家龙年大吉、事事如意。

随后,在家族宗亲们的共同努力下,从新在老井原址的基础上,深挖砖圈恢复了原有面貌,老井也迎来了它的二次生命,还是一如既往地默默奉献着,源源流长地给村子供应着饮用水。看来,吃水不忘挖井人,不仅是我们一脉相承的根,还是我们血浓于水的魂。在岁月的洗礼中,年迈的老井也是不负众望,现已退出属于它那历史舞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同的历史年代夹杂着一些神话故事,也许是一抹乡愁珍藏心底,只不过是时代的印记罢了,再也看不到老井那繁华热闹的真实写照了,取而代之的是党的新农村建设的饮水工程,四个自然村打一眼一百多米机井,并采取集中供应自来水的便民措施,让村子的老少爷儿们足不出户就能喝上放心水。

相关文章

  • 老井啊老井

    说起瓦房村的这口老井,连最长寿的蛤蟆嘴马殿宇也只是含糊其辞地说:“我小时候这口老井就在这里。” 这句话也适合我。从...

  • 生活杂记 | 老井,老井

    2019.08.06 周二 晴天 风尘仆仆地,我舟车劳顿,只为与你重逢。 隔着十四年的光阴,你还在此岸,静默成...

  • 老井

    春天映衬了希冀 一轮轮新绿铺天盖地 我又想起了童年房东头的那口老井 故乡的那口老井整个寒冬都未曾苏醒 被像八爪鱼一...

  • 老井

    作为故乡“九井十八巷”里面的“井”,对于村人是非常有意义的。熊氏,虽然是祝融的后代,是火的后辈,但水的意义对于村人...

  • 老井

    文/苏磊 老井静静地躺在大地上休息着。身边早没了往日大人、孩子在它身边熙熙攘攘地嘈杂声。已记不清,多久没有人来这里...

  • 老井

    在没有自来水的日子里,村里人吃水,都要去井里打。 我们家住的胡同尽头就有一口井,什么时候挖的,大家都叫不上来,想是...

  • 老井

    二舅是个能干人,地里干活一把好手,做得一手好菜,高大魁梧,勤快能干,能写手好毛笔字,方正有度,遒劲...

  • 老井

    今年的夏季尤其酷热,我常常躲在街角的阴凉里呆呆的看车流。烦躁的时候,忽然,就想起了故乡的老井,内心就渐渐安宁了。 ...

  • 老井

    记忆中,老屋的正南不出100米远,就是那口甘甜的老井,清冽的井水滋养了小村的乡民,也滋养了我芬芳的童年。 ...

  • 老井

    水是生命之源,先民逐水而居。 我家所在那个村,是一个新村,不足百年的历史。据说,是日本“归屯”政策的产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gp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