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诗意的校园(1)
李红俊 2010-6-9
因为父母都是教师,所以我从小就在校园里长大,孩提时就对校园格局、校园建筑、校园生活熟悉无比,但并没有觉到校园有什么特别的好和不好。上学了,一生从事教育的爷爷告诉我:校园是最安静的地方,也是最干净的地方。直到1980年,我作为我们教育世家的第四代传人开始登上讲坛执教鞭,才逐渐地理解了爷爷的话,对校园的感情也日益深厚起来。
我的习性是早睡早起,在校园里居住,这种习性恰好可以与校园脉息同步,每天早晨伴着第一道铃声开始跑步,不管春夏秋冬,风里雨里,久而久之,跑出了学校里的一道风景,我教过的和没有教过的学生都会向我行注目礼。
八十年代的校园,还是一方净土,由于“……”造成了十年师资断档,当时学校老师都比我年龄大许多,改革开放引来的红尘浊汤已在世外呈现喧嚣之势,但还没有泛滥到老教师一统天下的校园里,那时的校园清净、纯洁,安静、安然,老师安心教书,学生专心读书,校园里处处书声琅琅,笑声朗朗,加上风声雨声,真正是声声入耳。学校的人与人之间没有龌鹾的尔虞我诈,师生之间也没有一丁点其它的攀附,那是近乎天籁般淳朴的师生友谊和关爱,在校园里读书生活,完全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感觉。我留恋那十几年的教师生涯,留恋和感谢那时候的校园,那是我人生非常幸福的一个时期,是我教师生涯最美好的时光,是我热爱的教学事业迅速上升的一个时期。我崇尚简单而有意义的生活,我觉得,这样的校园生活就是我所追求的,我爱我的校园,我愿终生守望着她……。
九十年代中期,校园里开始受到各种霉菌的侵袭,我无奈地看着我的幸福家园一天天地被污染、被吞啮得面目全非,人的纯净和真诚渐渐疏离了,人与人之间的淡如水的交往渐渐混沌了,师生之间父子般的醇厚亲情也渐渐的淡薄了……我的安静的、和谐的、恬淡的、诗意的生活被破坏殆尽。
zhishi分子,尤其是中国的老zhishi分子,除了有一种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的坚韧人格,还大都有一种宁静、淡泊之情怀,崇尚那种许多古今文士追寻过的自由的、诗意的心灵生活情境。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是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一种生活环境追求。 对尘世中的芸芸众生来说,与桃花源大都是无缘的,瓦尔登湖也不是人人都能去、都想去的,大家都还只能群居厮混,假丑恶与真善美共存。所以,人的生存环境的诗意就是至高至善的追寻标准了,倘若我们的栖居地、我们的校园里能够蓄流澄洁的瓦尔登湖水,能够种植陶潜的桃花,使人人如河水一般的透明纯洁,如桃花般的美丽可爱,这样的环境不是我们所有人期望的吗?但是在现实中这只能是奢望了!我和父亲先后守望了几十年的曾经是那么富有诗意和人文情怀的校园被横流的物欲湮灭了,在越来越污浊的环境里继续坚守下去,徒增烦恼和感叹、还会有什么希望和意义吗?……彷徨了许久,我最终选择了离开,挥泪离别我生活了近五十年的故土、我倾注了二十六年心血的校园,去寻找我心灵的栖居地。
南下,北上,在山青水秀的云贵高原,在风高云淡的黄土高坡,在南粤,在北京,我一直在寻找能和我心灵产生谐和感应的栖居地。但是,黔南的旖旎妩媚没能停驻我的脚步,塞上的苍凉浑重也没有留住我的心,粤地的风土人情也未被我纳入心怀,北京的汹涌和嘈杂更使我不愿停顿,我始终没有停下寻梦的脚步……
2009年6月9日,第一次走进新津学校校园,心底蓦然有了某种感应—— 一种久违了的感觉,一种令人欣喜欣慰的感觉……尽管当时的校园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片狼籍的建筑工地,尽管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本无生命,本无任何特异,但是在有文化和精神灵魂的校园里,这一切就都有了灵魂——时时处处能使人受到感染、受到教化。学校文化、学校的人文取向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的力量就在于感染人、改变人、培育人、造就人。有着共同志趣和追求的人往往凭着心灵感应发现自己的知音,直觉告诉我这里应该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灵魂栖居地!
重归我梦寐以求的校园,十年过去了,我欣喜为明学校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这种感召力就来自于为明文化、学校精神。这种校园文化对于师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塑造自我具有重要意义。一位哲人说:“具有一种信仰的真挚的人就达到了崇高。” 对一个民族来说,弘扬一种精神,最终是为了把这一精神内化为民族发展的动力。作为一个人来说,承习一种精神、融合一种文化,是为了完善自己,使自己德行统一、全面发展。对于一所学校,弘扬一种文化,则是为了激励人的成长。这既是诗意的生活,也是崇高的事业。
人生一世。
人来到这个世上,不容易。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灵魂的栖居地,诗意地度过这一世,更不容易。人的一生不过几十年光景。这几十年里能有几年或几十年聚在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校园里,诗意的和一群用心做教育的人共同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孜孜不倦的帮助学子寻找着明天的智慧,不是一种人生幸福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