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把想做的事写在本子上,写了一页。就是说,我有很多很多的愿望,什么都想尝试,对世间的各行各业都充满了兴趣。
像插花、陶艺、刺绣、木工等手艺类,如今又有很多的新兴的小众圈子,像宅舞、手帐、asmer等等。
看什么都有兴趣,看什么都想学。
小时候,我曾经早起天天看央视,好像是5台吧,早上会教些现代舞蹈,拉丁舞之类的。我对舞蹈很感兴趣。
后来,韩流兴起从大城市扩到农村,我家也有了电脑,我记得下载了个学舞软件,叫什么player,讲的是韩文,3D人物模型,有各种慢放,就算听不懂,也可以跟着动作慢慢来,很强大的,里面还教芭蕾、武术、扭秧歌,反正我一个一个学。
我是在高中毕业暑假学的,特别辛苦,每天都腰酸背痛腿疼。不错,没有任何人监督我,真的是出于一个决心,特别用功。然后上大学,在寝室里给室友秀过一段。室友觉得好像还蛮有感觉的。
可就这么结束了,我那时没有想过加入舞蹈社之类,也没有任何的机会或者勇气上台演出。

大学时期,很多人不识电脑,手机也只有通讯功能。当时没有这个时代如此丰富。大家都渴望接触一门高雅的兴趣,很多人去学钢琴,我去学了画画。因为学钢琴比学画画要贵很多。但是画画也不便宜。
很快我囊中空空,没有继续。就是说,我花了几百块,上了几节课而已,什么都没有学到,无论素描还是水粉。我那时还想学吉他,架子鼓等等,反正在街头看到什么新奇的,都有种想触碰的冲动。可是没钱。
这时候就能知道,多才多艺是有钱人才能做到的。像现在很多明星的孩子,想学什么就学呗,有的是钱,也不用担心未来的路。
后来我关注了下那些学钢琴的同学,最后也没什么用。
那个时代的学生,以为多学点读书以外的才艺会有好处。正所谓古谚语“技多不压身”,事实上总仓促的中断了。因为不过是普通的经济能力,最终得为生活奔波,哪有时间再弹琴。
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随便一搜,便有太多的“看完想学”系列,时代还诞生了无数新鲜的行业。
都是自己没风识过的,哪能不感兴趣呢。我依靠分享的资料,各种自学,开头永远是最用功的,接下来总会某一天放弃了。我意识到,我好像永远都在学一门新行业,但没有进入资格线,就退出去了。我一直在学习,却感觉什么都抓不住。

每一件感兴趣的,想学的事情,不仅要有资本,还需要资质。你真的聪明吗?你真的勤奋吗?
也需要极大的热爱。你真的爱它吗?这些年我学过的事统统半途而废,三分钟热度,有的还是受不了其中的麻烦。
我想,真正爱一件事的人,是不可能这样的,不管有多坎坷都会坚持下去。
这几年,我放弃了对“多才多艺”的渴望,竭力的克制自己,不要去尝试新兴事物,光是给自己做减法,就费了很多的劲。
我不停的跟自己说,醒醒,你的智商摆在那里,学不来这样东西,你没那个劲,不要浪费时间了。
我是赞成多学点总没坏处,人嘛,多点爱好更开心呢,而且不断学习也是上进的体现。但是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很重要,不要看低自己,也不要看高自己,不要给自己一种“我是奇才,我可以学很多事”的幻觉。
因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不满意,我们总时不时羡慕别人的人生。你看,他功成名就,饱受赞誉,他多么的有才华,他是这么的出色,谁不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啊。
实际上,我们能成为的只是我们自己。
对愿望适可而止,对选择的事要尽力而为。便是当下,我对自己的期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