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梁启超的一篇短文,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人若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的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先哲的话,自然有理。我所理解的,苦应该是一种内心的感受,而不是肉体的痛感。比如,人在生病过程中,达观的人应该也会觉得疼痛,只不过因为思想达到一定境界后,内心不惧怕,也就能从容面对。
当然,作为普通的、平凡的人,也许很难达到先哲们的那份境界。这也很正常。“虽贫不苦”一般都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或已经脱离那种状况才能看开。比如,物质已富足,没有生活之忧,自然也就会看淡物质的追求。如果经常性的饥寒交迫,每天都在为了五斗米而折腰,我相信处在这种情况下的人内心有苦,只是“有苦难言”罢了。
至于“虽失意不苦”,同样,有“得意”之后才有“失意”。没得意过,也就没失意可言。我们很多平头百姓,好像也能云淡风轻面对“普通”的世界,其实,充其量叫“安于现状”而已。试问,又有几人能做到“虽失意不苦”?凤毛麟角。
2023.9.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