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父母的觉醒》2022-04-03

读《父母的觉醒》2022-04-03

作者: kimi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22-04-06 14:19 被阅读0次

           读《父母的觉醒》这本书,每一章都不想读得太快,而想去好好消化。其中第5章,让我很深的感触,因为近期发生的一件事情,以及自己长期的情绪困扰也由这种情绪困扰。

    摘录

          "因为社会或父母没有教会我们如何感知内心的宁静,也不曾帮我们发现痛苦与快乐的根源,所以我们只能对外部的影响作出反应。由于我们没有学习过如何观察自己的情感,尊重它们,与它们相处,并与它们共同成长;所以我们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就变得愈来愈恶化,也为日后的情感风暴埋下了伏笔。"

          "一旦这些情感在另一个人的影子下受到刺激,我们会发现自己对这个人心怀忐忑。只有那些在我们心底下投下影子的人才能够刺激这些情感。在无意识的情形下,为了让我们自己感到舒服,我们也会把对方当成坏人。现实中往往没有“敌人”的存在。那些刺激我们恶性反应的人只是普通人,当时的情境也只是普通的情境。我们把他们做成敌人,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理解与掌控自己心里的阴影,所以将其投射在他人身上。当我们的情感受到刺激,更为有益的回应是将情感冲动视为一种信号——它标志着我们自身所缺乏的东西。情绪反应性是对内心成长的一种关注。一旦我们认识到现实中并不存在敌人,存在的只有内心成长的向导,这些向导是生活中的一面面镜子,可以映照出我们心里被遗忘的自己;那么,生命中的挑战就变成了获得重生的机会。”

          “你需要认识到:情绪来自于你本身,而不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这将使我们获得充分的时间以延缓思索,避免过激的反应,从而作出更恰当的反馈。”

           “一触即发的状态说明对生活中的事充满了抵触。这是因为我们在心里的理想形态——我们的自负感——遭到了撼动,这让我们感觉到了威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应对便失去了智慧与创造性,而只能消极地抵触。”

           “痛苦仅仅是另一种情绪的体现……我们的问题部分源于我们不习惯独自应对与化解痛苦。我们更倾向于将自己的痛苦转嫁于他人,用内疚、责备、愤怒捆绑住他们……真正的良方是直面自己的感受,见证自己的痛楚,清楚地认识到痛苦的源头其实来自我们的自负感。”


    家长之间的一点小矛盾

    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心里有点不解,甚至愤愤不平。当然,对方也可能这么认为。

    Kimi爸爸组织了一个班级小队,5个孩子周末一起玩,并且当中加入了一些学习、玩耍的总结以及班级课题的公学。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家长们看着孩子开心也感到很开心,这本是一件好事。

    前几天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语文有个节日探究主题的选做作业,这个作业老师只是提了一嘴,其他同学都没做。只是Kimi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于是就跟其他4位小朋友说了大家一起做这个探究课题。而另一个小朋友A似乎态度不太明确,可加入可不加的样子,Kimi多次要求才答应加入进来。并且,他们约了周五放学后的时间,到我们家一起讨论主题并做一个PPT。这5孩子除了我们家,其他孩子目前都没怎么用过电脑,以及制作PPT。所以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基本上打字和做PPT都是Kimi一个人完成,其他同学主要一起探讨内容,以及台上每个人的分工。而A同学在探讨内容的途中退出,不知道是没融入进去,还是太拥挤了,我看到的一幕是她一个人坐到旁边写作业去了,劝说了几次,她还是继续写作业。Kimi在周六、周日再查资料,放图片、放视频,以及跟语文老师沟通,最终PPT在周日下午提交上去了。PPT最后的署名其他四个同学都是齐名的,而A给她另起一行“附加”。我看到后,跟他说一个小组这样的方式不太合适,让他把A也一起放在一行。他坚决不同意,他觉得对方中途退出探讨,本来就不算一起完成整个任务。我想尊重孩子吧,这是孩子的想法,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去处理。

    当老师在群里表扬这5个孩子做的课题时,我也很开心地把这份喜悦在我们这5个家庭的群里分享了。A妈妈一开始态度还挺谦虚地说到,她家孩子挺惭愧的,她还不会做PPT,并提出建议说,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去。我答复说,这次时间确实也比较仓促就周五放学后的一点时间,而且每个孩子电脑操作能力不一样,如果让每个孩子都打字做PPT的话,至少需要留出一天时间,我们下次可以预留多一点的时间,争取让每个孩子都真正能参与到做PPT。最后,A同学妈妈说到:做PPT其实也很简单的,我们太佛性了,没提前去学。这又不是难事,我们自己学东西还不是这样过来的。我们爸爸在浙大教学生这些都是必备技能……我怎么听都感觉到一股浓浓的酸味,想想算了不要去解释了,已经有点变味了,似乎有点针对我家孩子了。

    想不到的是,当天晚上,她跟群里的其他3位家长挨个诉说了下自己的想法,并要退出这个活动。其他家长也劝她说,等孩子回家以后再问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再决定,但对方似乎听不进去,执意要退出。最后这事就会传到我家爸爸耳朵里,那既然去意已决,而且作为成年人相互都不要勉强,也就让她退出了。最后她在退群之前,说了一通她对这个署名的想法,以及自家孩子被排挤等问题。对于她的情绪,也被我预料到了。换成一般的家长,哪怕心里略有想法,可能会先缓一缓自己的情绪,问孩子了解情况再决定;或者就是觉得这事没那么大,都是孩子间的事,大人不参与。

    但对方的做法实在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这是一个40-50岁具有丰富社会阅历的人的做事风格:

    首先,孩子的事情是孩子决定的,我们无权去干涉他的工作;而且从公平公正去评判的话,一个人从项目中途退出,署名作为附加人员,孩子的做法也有一定道理啊。这样说来,A同学妈妈根本就是跟我家孩子在过不去,因为整个过程我们都没有参与其中,这点可能是对方不知道的,不准对方觉得是家长的意思。

    其次,对方的处理方式更让我觉得不能理解,为什么要通过私聊跟其他几位家长抱怨一通,而不是与孩子先核实情况,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再决定以什么样的态度处理这件事。

    我和孩子爸爸感到无比的受伤,每次活动都是我们爸爸牵头并陪同孩子们做任务、事后总结,以及晚上把图片、视频剪辑出来分享给大家留念。他不仅白天陪孩子玩很累,还要为剪辑视频弄到半夜。反而,却遭到这样的攻击,感觉心碎了一地,付出得不到感激不说,还被反咬一口。我为此,不解和不平的糟糕的情绪持续了好几天。


    被撼动的自负感

    直到我今天看到开篇中的摘录,就理解了对方,也不断去挖掘自己的情绪背后是什么东西在作怪。

    “那些刺激我们恶性反应的人只是普通人,当时的情境也只是普通的情境。我们把他们做成敌人,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理解与掌控自己心里的阴影,所以将其投射在他人身上。它标志着我们自身所缺乏的东西。……一触即发的状态说明对生活中的事充满了抵触。这是因为我们在心里的理想形态——我们的自负感——遭到了撼动,这让我们感觉到了威胁。”

    所以,根据这样的说法来看,A同学妈妈她曾经在被边缘化或者不被认可,是曾经有过创伤或者阴影的。

    她从一开始觉得自家孩子不会PPT,而我们孩子会的事情,先进行一番解说,并表明她家爸爸很优秀,孩子也很不错,而在这次团队活动中,她的孩子不会制作让她感觉到孩子被比下去了,她自认为自家孩子优秀的自负感受到了撼动,所以她表示出了PPT这种活没多难,只是我们没提前学而已。第一波情绪是针对这点。

    第二波情绪,是感觉自家孩子被我们大人排挤了。为什么署名要加“附加”,这是你们家长有意针对我们的孩子。对方一定是认为我们家长出的主意,如果她知道真相,应该也不会跟一个孩子去计较,有那么大的情绪吧!

    所以,我们的孩子无意当中的一个行为,就严重撼动她的“老公、孩子都很优秀”的自负感,一旦撼动,一触即发的情绪就要攻击到他人。

    所以,我理解到了她,而我对自己为什么要对这件事感到不公和委屈了好几天,不知原因。从理论来说,我不是应该可以很快抽离出这种情绪吗?我的背后又有哪一种自负感?我想应该也是付出后得不到认可的自负感,付出虽得不到感激,但觉得被攻击也是不应该的,而内心愤愤不平,也可能是我的付出转遭攻击后的不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父母的觉醒》2022-04-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mf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