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渐渐意识到要学习对宝宝的爱的平衡,不多不少,刚刚好的那种平衡。
爷爷奶奶很早就反馈,只要我在家,宝宝就嗲起来,小尾巴一样老黏着妈妈,不停地要抱抱,妈妈做菜的时候也是要抱抱,吃饭也难一点。
我一开始,觉得更黏妈妈很正常。最近想法有点改变。因为我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太被宝宝带着走了。
宝宝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享受着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她现在虽然只会喊家里人和很简单的叠字,靠动作就能指挥大人做各种事情。虽然表达能力有限,有时候不知道她到底是啥意思,没满足到她可能就会一直哭,要不到吃的也哭哭。
我一直都觉得要尊重宝宝,再加上她若软软柔柔的脸依偎着我,纯净清澈的小眼神看着我,一不小心就爱心满溢。但是,该如何在尊重宝宝的同时也加强作为家长的引导性,如何恰当地喊停,需要多一点练习。因为,我平常舍不得吼宝宝,但有好几次她晚上哭到我心烦,有时身体特别困、特别累,就会烦得不得了,有过几次吼宝宝,还有很凶的时候。这样就失去了平衡。爱的时候爱得太多,凶的时候凶得太过,让她恐惧或沮丧了,
我想给她必要的呵护,不过多。比如她怕车车,敏感地知道车车远远地来了,就会马上靠紧我,这时候,我不用马上抱住她,让她轻轻靠着就行了,让她有安全感就可以了。
成长也好似一场游戏,孩子在不停地变化,我们也要不停地跟着变。
有一本书也提到,父母越关注孩子,孩子就越不关注父母,而且还会要求父母给予更多的关注。
我们想让孩子长成一个温暖,有主见,能自立,有冒险精神的人,而不是一个自私,过于依赖的人。我们真的要不停地学习,自己也先成为那样的人。挺好玩儿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