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小鲜肉”,校园纯爱,怀孕,车祸这些个“套路”,《狗十三》可谓是近几年国产青春片难得的佳作。 通过“狗”事,讲述了处于青春期的女主李玩,叛逆,成长到与成人世界和解的故事。
比起另一部著名的青春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动物凶猛),同样都讲叛逆与成长,《狗十三》的故事是以小见大:没有宏大的时代背景,没有众多人物和故事,没有浪漫的表现手法,却是与《动物凶猛》一样的残忍。
如其名,狗,贯穿了整个电影,是整个电影的线索。特意看了下《狗十三》的英文名:Enistein and Enistein,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狗在电影中的名字),不禁在嘴里念叨了几句,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A和A,乍一听,感觉有语病的句子,似乎不太成立,后来一看电影便知,此爱因斯坦非彼爱因斯坦。这又可以和《狗十三》的中文联系上了,《狗十三》亦可写做《狗13》,即《狗B》,既有狗B,那必然有狗A,这A,B就是电影里的两只爱因斯坦。
不难看出,狗隐喻李玩,可写为,狗就是李玩。狗A,童年就被送到李玩爷爷家,被李玩一手带(宠)大,暗指李玩因为爸爸早年忙生意疏而被放到爷爷家百般宠爱无忧无虑的童年。而狗B,则是在狗A走丢后,不知从哪抱来的壮年狗并且颇具攻击性,与之对应的是李玩在同父异母弟弟出生后,被迫接受新的家庭结而构造成的种种不适和逆反。
叶开在《写作课》中写道:两堵墙,如果离得很近,容纳的人就很少。如果两个词距离很远,空间就拓展很多。狗暗喻人的修辞,荒谬之中蕴含着大量的空间和能量,这个设置很巧,很诗意又有冲击力。别忘了,星爷的一句他好像一条狗,就已经杀了观影者。
狗A和狗B之间的衔接也很有意思,是通过狗A走丢狗B补位的形式来实现。狗A的走丢其实暗示了女主李玩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觉醒,预示了将要到来的叛逆。
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爱因斯坦呢?李玩和成人似乎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其中也很值得玩味,李玩斩钉截铁地说,肯定不是。家长装作是,但心里明白清楚不是。对于李玩来说,直面家庭改组·,新成员的加入,整个家庭的重心转变,甚至曾经熟悉的爷爷奶奶也逐渐陌生。现在的生活还如从前一样吗?肯定不是,天壤之别。而家长明知孩子心态的改变,确又不敢直面孩子成长和心理需求,还把孩子当成小孩哄,和稀泥。此爱因斯坦非彼爱因斯坦,那李玩还到底是不是李玩?(思考自我同一性)
最后吃狗肉那一段是足够震撼人心的,在李玩吃下狗肉的一刻,李玩就与一切和解了。“懂事儿”的一刻从未表现得这么残忍。但最后遇见昔日爱因斯坦的设置又让我感到些许温暖:对于原来的美好,李玩并非毫无感觉,“理性克制”下的心并非麻木已死,而是把它当成一个乌托邦,乌有之乡。
以前老话儿老把成长比作磨平了棱角,我总感觉是老生常谈,或是自然而然的发展,就像瓜熟蒂落。但放到电影中,成长并非温水煮青蛙般缓慢无感,而是十分有张力:矛盾、迷惘、挣扎、自我毁灭,残忍而暴力,无助且无奈。起初的被迫着接受,从而叛逆反抗,最后放弃达到与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和解。“蒂落”,很疼痛。
关于《狗十三》的讨论,似乎不应该止于“青春片”范畴,从片的几个细节,隐约地能感到这个片子的“野心”。我看来,最直观的,就是方言的冲突。片中,李玩父母辈以及爷爷奶奶都是操着陕西方言,而李玩,堂姐及朋友都说的是略带“京”味的普通话。所以影片中大部分的对话都是在这浓重的陕味和普通话中一来一回进行的,一开始略有不适,后来觉得有意思,尤其是在两代人的吵架中,这种差异更被放大了。我想这并非是偶然,而是影片需要故意设置。
从方言的冲突引发出来的是“老”和“少”观念上的冲突。片中,老一辈操着方言,爱讲“老理儿”,尤其是爱引用儒家的东西,给人以一种传统,保守的印象。而李玩讲的普通话,从口音上,已经辨别不出其的地域性,喜欢科学(天文物理),看凤凰卫视和锵锵三人行,从这些侧面,李玩可谓是一个很“西化”的人。
片中这些侧面的描写,拼图一样的帮我们拼出了老一代和新一代观念上的差异。这些差异无疑加剧了影片的冲突性,让故事更有张力,但从另外一方面讲,这也算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也可理解为一个隐喻,即开放后,东西两种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冲突,由此,影片已经超出了故事本身,超出了家庭和青春期的范畴,达到了“以小见大”。
昭昭,这是爷爷给弟弟起的名字,出自《孟子》,原文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大意为,圣人都是自己先明白人生的道理,再去教导别人,长辈希望小孩从小要懂“道理”,活得明白。懂什么样的道理呢?片尾中李玩在看弟弟滑冰,吐奶的弟弟被灌牛奶,不喜欢滑冰而有不断的被逼迫,李玩突然明白,长辈所期望的“活得明白”,其实就是听话,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在年幼好多的弟弟身上,又来了一遍轮回。
从一开始李玩戴着牙箍跟我讲平行宇宙(选择),我便知道这又是一个戴着镣铐舞蹈的故事。
于2019年1月14日晨,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