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漫想录

作者: Alice山丘 | 来源:发表于2020-05-03 12:06 被阅读0次

    今日春分。

    苏轼《癸丑春分后雪》: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花不胜威。

    此时是3月的夜里,又碰上下班归来的大雨。前面的水洼地波光粼粼,脚下落花散了一地,这才真切意识到春来了

    俗语说“春雨贵如油”,若真的将春雨和油画上等号,那韶地一定是个有钱的大户人家,每过了惊蛰,就要倾倒满地的油给世间,丝毫不显囊中羞涩。每每下雨便是哗啦作响,声势浩大,而且毫无止意,不知尽头。按照去年的春的节奏,这样的倾倒狂欢大抵会持续三个月之久,等到雨季结束了,夏也来到了。

    韶地的春雨与我印象中的春雨大不相同。在中原,春雨大多来的晚,来的小,只有临近清明才可能有春雨的到来,而春雨大都像古人诗里描述的那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是轻柔的、淅淅沥沥的、滴滴答答的、若有若无的,只有浅草能第一时间感知雨的存在。自古以来,中原多耕,对中原大地来说,春雨不只是一种天气状况,更多的代表着这片古老土地对新的一年里春耕秋收的期冀。一场雨之后缓上几天小小再来一场,仿佛生怕占用了来年的春雨。而每下一次雨,春的气息便浓厚些,直到雨过天晴,春风徐徐,那满眼望去尽是生机。

    若说中原的春雨是传统农耕社会的点睛,那么韶地的雨则更像一副中国水墨画里的起笔。从雨开始,韶地三江六岸的绿水青山便将这幅山水画绘成可比拟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江山美景,春日青山红花带来的悠然自得,哪怕是采菊东篱下的陶潜恐怕也要羡慕不已。韶地的雨够潇洒,却并不拒客居的人于千里之外,自有一种亲和与安稳,中原的雨是轻柔,让在外的游子思念起来满满是春的气息。

    记忆中中原的春,和河堤两岸抽长的青柳有关,和枯树枝上冒头的嫩芽有关,和莺啼燕舞绿水人家绕有关,和春风杨柳天高雪絮有关,和桃杏芳菲纸鸢漫天有关。春就是春的模样,大地经历了秋冬的枯败,春来了才突显出人间生命的欣欣向荣。那些年的春天时节,会约上三五好友,去白河岸边的草坪上打扑克,也去隋唐植物园和街头探寻一棵开花的树。记忆中还有一个春,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姐弟,一家四口在解放广场放风筝,那时候妈妈的眼角还没有皱纹,弟弟还是个孩童,风筝是鹰样还是别的什么样子,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妈妈是个放风筝的高手,她的风筝是全场最高最远的,爸爸一如既往的给弟弟扯着风筝线只笑不语。

    如果说故乡的春回忆起来是生动和希望的,那么韶地的春讲起来便是鲜活和安逸。韶地的春是花的春,花看起来像是开了四季,春夏秋冬每个时节都能在街巷遇到花开。花从来不会带给人悲伤,只会带给人欣喜。单位的花圃里种满了山茶,大朵大朵,在冬未结束的时候已开了一片,粉的、白的,好颜色比之牡丹也毫不逊色。

    在韶地遇到的这两个春里,花是美的,雨亦是主旋律。因为上下班一惯是走路,撑着伞走在路上,风带着雨不住的往身上撺,每每到了单位,裤子和鞋子就遭了秧,后来跟着同事一起买了胶鞋穿着,才算是摆脱了没有干爽的鞋子穿的窘境。买的胶鞋很轻便,也很好看,透明的软胶质地,套在鞋子上,穿脱很是方便。

    拍了胶鞋的照片发给妈妈,妈妈笑着说我小时候也会穿胶鞋,那时候上下学都是自己走路,下雨天下雪天,穿着笨重的胶鞋,踩在泥泞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时光就在一个又一个春里过去了。

    从五岁到二十五岁,胶鞋的样子变了,我的模样变了,走的路变了,甚至淋得雨也变了。但是总有一些东西,和每年如约而至的春一样从未改变,那就是我接收到的,这个世间给我的爱。

    雨、春和夜,以一种熟悉又全新的面目辉映在我脑海里。故乡、亲人和此心安处,这个世间的一切带给我的是更深的思念和满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因为爱从未改变,所以无论是在故乡还是在吾乡,都自有一种心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夜漫想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rd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