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每个零碎的时间,每一个能让生活的苦闷挤进我的脑子的时刻,都能拿书来打发,或者叫抵抗,甚至可以叫逃避。感觉,唯有这样,日子还可以过去,生活还可以继续”。看完之后,我当即视作者为“知己”,专程战战兢兢地去结识了他。我爱看书,可是我爱书很挑,我易感情用事,特别是看历史书籍和人物传记,作者的观点直接影响着我对事物的看法,所以买书的时候我慎之又慎。
曾有一段时间,我身陷是非。当然这与我性格中的慢弛之阙,不识人情,暗于机宜脱不了干系。在漫天的恶语诽谤中,我无力辩解,只能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试图平静内心的浮躁。那时候的我深深理解了人言可畏的无奈,子贡曰:“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真是这样!那些和我不曾共事,甚至谈不上熟悉的人何以对我评头论足?好在别人远没有你想象地那么关注你,风口浪尖的日子总会过去。
所以我不愿意从一个人口中去了解另一个人,我只愿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感受。我也不愿去评价别人,因为无论我多么客观的说辞总是带有个人情感,这对他人极为不公。
曾以为“闲谈莫论人非”是处事最高境界。后来才知道“口不臧否”与之更胜一筹,“臧”在此的意思为:赞扬。为何连别人好话都不能说,经历过一件事情之后,我才知道,在是非之地,对别人的褒奖都可能变味,不如不说!后来的后来才发现“口不臧否”并不完整,相伴的应有“善气迎人”,母亲每每提醒我,“不要动不动就摆着一张臭脸,给谁看呢!爱憎写在脸上和出口而言有什么区别!”母亲处事的哲学总是在这样平淡的言语中传授与我,我却没能用心聆听。
“口不臧否,善气迎人”。吾当行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