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松雪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场梦,一种化学的发疯形式。By菲茨吉拉德
本来准备今天晚上更文,写到一半的时候有点卡壳,摸出手机放上音乐,不自觉听到《我等你到三十五岁》,内心里小小的纠结了一下,仍然没敢看书,只好听广播剧,我想,也许就可以不那么忧伤。
“我不无辜,我也没有罪,我不过是喜欢着一个人。”
我记得,在我高三的那年,有两个很年轻的老师来实习,课间跟我们提及她的一个男同学,说他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向家里出柜,身边的人都知道他的性向“不正常”,很多人也因此对他避之不及,然后老师问及我们的看法。
我至今印象深刻,当时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瞬间就炸开了锅,许多人都急急忙忙地摆明自己的态度,言语之间皆是不屑与鄙夷,仿佛他们犯下了什么滔天大错一般,仿佛自己是异性恋便高人一等。
可是那些人又有什么错呢?他们不过是喜欢的人恰好与自己同性而已,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在当时提起早恋都讳莫如深的年纪里,在异性恋占据了社会主导地位的年代里,同性,便成了最大的原罪。
出柜其实是一件需要巨大的勇气的事情,也许承认只需要一秒钟,可是随之而来的来自于他人的恶意,也许会伴随他们的一生,让他们原本明亮轻快的人生,变得黑暗和不堪。
图片来自网络其实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了《我等你到三十五岁》这本书的存在,可是光是评论就已经让我足够难过,所以我一直都没有勇气去翻开。
“你看这个人,嘴上说着喜欢我,却叫我这么难过。”
“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谁也不怨,因为早就已经有所觉悟,早就抱着“多一天都算赚到”的想法,这几年的快乐和幸福是偷来的,现在到了还回去的时候。”
“我不想指天划地的说这个社会不公平,又有什么用呢,我向来是怯懦的人,没有做斗士的决心和勇气,所以隐藏在角落里,尽量不引人注意地活着。”
我光只是想想就已经觉得苦不堪言,那么那些正在经历着这些事情的人呢?大概在努力地苦中作乐吧。
有人说,对于同性恋,我们不应该歧视,不应该消费,也不应该同情,只要接受就好了,就像对占大多数的异性恋一样。
可是你看,人们往往都有从众心理,总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总觉得跟自己不一样的就是错误的存在,消灭,压制,禁止,甚至是连提也不许提起。
接受,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又难如登天。
但是还是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五年,十年,一百年以后,甚至是更久也好,同性终于不再是一种原罪,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的爱人的权利,那样多好。
祝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