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每日一句 2018-3-29 --- 运思

《大学》每日一句 2018-3-29 --- 运思

作者: 静心冥想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09:08 被阅读0次

【原文】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钜之道。

【译文】

    如果厌恶上位的人的行为,就不要用这样的行为对待下位的人;如果厌恶下位的人的行为,就不要用这样的行为对待上位的人;如果厌恶前面的人的行为,就不要用这样的行为对待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后面的人的行为,就不要用这样的行为对待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右边的人的行为,就不要用这样的行为对待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左边的人的行为,就不要用这样的行为对待右边的人。这就叫道德上的示范作用。

【感悟】

1.对于这段话,个人理解是人们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间说的不要做“缺德”的事,与之相近的现代说法,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现实工作生活中,一个人有六种人际关系,即“上下、前后、左右”。工作中的上下即领导与员工关系,前后即前辈老同事与小辈新人的关系,左右即与平级同事的关系,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准则,当今真正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凡是居上位的人,指当领导,乃至做老板、做师傅,甚至做父母、兄长,如果自己都厌恶或为难不愿去做的事,还指使下面的人去做,那就是“缺德”,就是意不诚、心不正、身不修,对孩子父母是居上位之人,父母整天坐在麻将桌边,自己不读书,叫孩子好好读书,自己不愿做,却让孩子去做,这样的父母也就是“缺德”,就是意不诚、心不正、身不修,父母不以身作则,孩子能教育好吗?然而现实生活中做“缺德”之事的人不少。因此做人处事要以身作则,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学会换位思考,如果大家都做到了,那我们这个社会将变得更加的和谐,文明之花一定会绽放。

2.絜矩之道:从字面解义,“絜”,度量,其内涵是中心平衡点,犹如天平的“杠杆”之义,不偏不斜,才得中正的平衡。“矩”,是制作方形物件的工具,它自古以来就是测量方形的基本标准工具。“此之谓絜矩之道”,所谓“絜矩”之道,指内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如《论语·颜渊》中,孔子对季康子说:“当政者的德行好比是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只要风吹草上,草必然随风倒伏。”世道人心,上行下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袖的力量更不可估量。故当政治国之人,一定要有“絜矩之道”,是说大人君子们,必须要有“独立而不倚”的公平中正的内心修养,才能“智周万物”,“量同太虚”,包容涵养万民,泽及苍生。

相关文章

  • 《大学》每日一句 2018-3-29 --- 运思

    【原文】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

  • 心赏18-36

    2018-3-29 周四 晴

  • [每日一句]大学

    大学不等于很大的学校。 有些大学很大,但不是大学的大。

  • 大学每日一句

    【原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lì),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fèn)事,一人定...

  • Processing权威指南阅读感想

    title: Processing权威指南阅读感想date: 2018-3-29 22:41:22categori...

  • 运泽大学每日一句

    原文: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

  • 《大学》每日一句:运泽

    原文:《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

  • 《大学》每日一句——运予

    原文:是以《大学》使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译文:因此...

  • 大学每日一句《运泽》

    原文:《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诗经》说:“仪...

  • 大学每日一句《运泽》

    原文:《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诗经》说:“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每日一句 2018-3-29 --- 运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vu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