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叹不尽,六如惊梦来

作者: 掩懒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13:54 被阅读29次
桃花叹不尽,六如惊梦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

春风渡,花开妍丽,桃花庵里的仙人哟,你会否低头嗅花香。

初读唐寅的《桃花庵歌》我便惊异于他对功名利禄的淡薄和看破尘世的轻狂。

《桃花庵歌》是唐寅最为著名的一首作品,被后人誉为自况、自谴的警世之作。全篇风格艳丽妍雅,俊秀清逸,且意蕴深厚,耐人寻味。全诗只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副是高官、商贾“车尘马足”的富贵日子;一副则是唐寅自己“酒盏花枝”的隐居生活,两相对比,其中所隐之意,让人不免叹息。出露者与退隐者,富贵显达者与清贫自乐者,不都要各安现状,达观知命吗?桃花庵、桃花仙、桃花和酒似乎看起来是那么的闲适、隐逸,脱离于世俗之外。只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唐寅的流连花酒,醒后复醉的逍遥生活。可是细细品味研读,不难看出作者身在万里红尘之中,心却早已有了作别之意,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那种独立于世人的癫狂与孤傲,那种看破人世的不羁与洒脱,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冷讽。精警而沉痛。

我每每读《桃花庵歌》当读到“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读到“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时候我特别想要穿过时间的纬纱,去看一看那个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却又怀才不遇、抱负难舒的唐寅。一直以来许多人对唐寅的认识都停留在周星驰所塑造的唐伯虎形象,风流、不羁。最后点遇秋香,抱得美人归。

可谁又知道呢?世人都道桃花俗艳,而唐寅却说桃花无争清妍。我不知道他是否在花开花落间,追寻到自己的一世荒凉。世人都以他风流富贵,殊不知他穷困落魄,晚年竟以卖丹青书画来了此余年。世人都笑看他点秋香拥娇娘,竟不知秋香别抱,而唐寅只落得九娘相濡以沫。我想昨日于他已然幻飞,只留下一段段戏文里的才子佳人,一幅幅画中的娇俏侍女,任人评说。唐寅年少时家境殷实,呼朋引伴,纵酒狂歌,寄情于声色。但是一切的变故却突如其来,亲人的相继离世,科举的冤屈牵连,浇灭了唐寅的报国之志。这或许就是他身留在繁华难抵的苏州,心却悄悄留在桃花庵里以六如之名寻求慰藉的原因吧!

桃花极艳,却遮不住满地残红;才名甚负,却挡不住诗酒田园。

纵观《桃花庵歌》全篇,就如同韩愈所说的那样:“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这首作品之所以能过流传之间,或也因苍天不忍如此惊艳绝世的才子消散于人世间吧。

千金尽,桃花谢,满地残红指谁怜?人心易,烈酒尽,独留醉卧断桥边。梦醒空回首,人倚花枝,竟是六如笑若仙。

相关文章

  • 桃花叹不尽,六如惊梦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但愿老死花酒...

  • 桃花惊梦

    第一章惊魂初始之日 遇故人月黑风高 一第一章惊魂初始之日 遇故人月黑风高 一乐站在路口找不到方向,月黑风高看不清前...

  • 惊春

    春雨如酥烟似纱, 牧童忘笛嗅桃花。 行人匆匆惊梦醒, 不知青牛入谁家。

  • 钗头凤·柳梢头

    【钗头凤·柳梢头】柳梢头,月如钩,独倚栏杆魂似丢。春如旧,徒添愁。古今回首,惟感陆游。叹!叹!叹!桃花香,桃花残,...

  • 何来夜梦生情愫

    夜夜婀娜入梦来, 情到深处窦自开。 桃花款款红颜笑, 梨雨惊梦泪哀哀。

  • 偶得

    双眸如秋水, 倩影似刀裁。 恍然惊梦里, 疑是故人来。

  • 净花雨

    春风微雨、明净桃花、伏卧入眠、夜雨惊梦、

  • 叹不尽婆娑、

    窗外小雨夜传声 惹思兮 不知何处可安 以断心麻 是惶是安未曾知 亦不知吾心 何以寸断怯怯 叹不尽婆娑 道不尽流年 ...

  • 无题

    不尽夜空,不尽相思 无人知是相思客 青涩尚相送,余生只许人相思 颜华如鬓,念如桃花 算重来,心如水月

  • 2017-07-23

    香墨红笺。 写不尽流年。 天燥热、心太乱。 汗落淡然相看,叹世事薄凉似弦。 往事轻轻蒸发,空虚一片。 轻叹梦中桃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桃花叹不尽,六如惊梦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ww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