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成战友的失联,在战友中引起普遍关注和猜忌。
李德成历来很重战友情谊,尽管他患尿毒症多年,但丝毫阻碍不了他对战友情怀的深情投入。近十年来,在同病魔抗争中,他需隔日作透析。可是,凡有战友活动,他都努力参加;战友微信群里,几乎每天都可看到他的帖文。可是,有日子没有他的消息了,微信不发,电话不接。许多战友为他着急,担心他身患新恙。相互问讯,问不到;问他家人,家人却三缄其口,敷衍搪塞,说"没啥,挺好的!"
两个月后,噩耗传来:德成走了!他带着对战友的思念走了!更带着对战友关心爱护走了!在他病卧的日子里,他交待家人:战友都是七八十岁老人了,受不得精神刺激。因此,告诫家人拒绝战友探病。
这就是李德成的秉性:乐于奉献,吝于索取!他待人宽厚,却对己吝惜。时时为他人着想,宁可委屈自己,也要为他人考虑。
德成这种秉性,是在20多年的铁道兵和中铁建战斗经历中养成的。他从战士到班长,成为同期战友中最先提拔的部队干部,从来都是先人后己,为人表率。在任务面前,他会说,听党的!在困难面前,他会说,隨我来!在危险面前,他会说,跟我上!离开部队到地方后,他始终传承这种秉性,严于律己,宽厚待人,与人交往,总是先为他人着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秉性未变!
李德成这种秉性,也是所有铁道兵人的共同秉性。
铁道兵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的特种工程技术兵种。在战争年代,铁道兵冒着敌人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抢修、抢建铁路,筑起"打不烂丶炸不垮的鋼铁运输线","前方打到哪里,就把铁路建到哪里",为战争胜利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在和平年代,铁道兵常年奋战在荒野辟壤,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先后建成鹰厦、成昆、贵昆、襄渝、京原丶东北林区、南疆、青藏五十多条铁路干支线和北京地铁。有人做过统计,修建成昆、贵昆时,铁路每前进一公里,就会躺下一个铁道兵战士。某将军说过,铁道兵部队是和平年代吃苦最多,牺牲最大,贡献最突出的部队。铁道兵部队创立如此丰功伟绩,可在祖国和人民面前,几十万铁道兵战士从来都只讲奉献,不计索取。工地转移一个又一个,工程峻工一起又一起,铁路通车一条又一条,战士们却从未参加过通车典礼,没在自己修的铁路上乘坐过火车。
特别令人感叹的是,1983年,当裁军需要铁道兵脱下军装时,40万铁道兵官兵面对军旗,没有怨声,只有恸泣!他们脱下军装换工装,"脱了军装还是兵",继续奋战在各地建设工地上。这就是铁道兵人的宽厚,这就是铁道兵人的奉献精神!
铁道兵撤销40年了,德成和许多铁道兵战友都走了,可是,铁道兵精神永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