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3月6日我们迎来了《第二届青椒计划2019春学期开学典礼》,之前我看了预告,作为青椒学员的我们很期待新学期的到来。南京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全国师德标兵,杨瑞清校长,给我们带来了新学期第一讲《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的乡村教师》,很荣幸能够听到杨校长的精彩分享,在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开学典礼时,安妮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行知小学,我们也见到了杨校长,听完这一讲,使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杨校长回忆了41年前,1978年回复中考,杨校长进入晓庄师范中师学习,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杨校长影响很大,陶行知先生在1927年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这里人才辈出,1939年,创办育才学校。1981年11月14日,杨校长从行知实验班开始,38个学生,任全科教学,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由于工作表现优秀,被调任共青团江浦县委副书记,工作一段时间后,杨校长辞去了这个工作,回到学校教书,他说:“做共青团工作,不缺我一个,做乡村教师,不能再少我一个了。”1985年1月10日,行知小学、行知幼儿园命名。由于教师的流动,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和磨练,杨校长说:“这些事情是我们改变不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就是加速成长,使自己变得更有力量,只有让成长的速度远远大于流动的速度,乡村小学才能有一支好的队伍。自我提高和鼓励教师一起提高。留下来的加速成长,调出去的回来帮忙,乡村学校就有希望。”这一段话道出了乡村教育所面临的现象,提出了人员流动大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加速自身成长,使自己变得更有力量!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一首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北师大第30个教师节讲话,倡导做“四有”好老师:
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
“出娘胎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爱满天下

关于成长,杨教授说我们要学习成长——乡村教师要读好行知这本大书,读好实践这本活书,读好生命这本天书;学会成长——乡村教师要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乐于动笔。人要活的有盼头,看到希望,发现意义,创造价值——做人。老师们要立足做良师, 力争做名师。

杨校长说:“小学教师之好坏,简直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
今天再次回顾观看了杨校长的讲座,行知小学的发展历程令我很震惊,从一个简陋的村小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国内外学校来参观体验,从2005年到2018年,累计接待100多个国家10000多师生开展文化浸濡活动。学会联合很重要,村村联合—生活体验:城乡联合—社会实践:国际联合—文化浸濡,通过这些给学校带来了发展,带来了课程开发……

作为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理论,还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学习的东西都很多,所以在成为一名新时代教师的路上我们应该做到:
1.新时代的乡村教师学会成长。每个人都希望活得更有价值,我相信,选择走行知路,当乡村教师,同样可以找到生命成长的乐趣,同样可以创造崇高的生命价值。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呼唤一大批像陶行知先生那样的大国良师。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良师,成为一名卓越的乡村教师。
2.新时代的乡村教育要学会联合。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自身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封闭办学是没有出路的,陶行知教育的精髓就是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整合资源。我们可以相信,身边有足够的资源,足以为乡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足以改变一所乡村学校的落后面貌。
3. 新时代的乡村师要学会常识。教师成长,学校发展,课程开发,一切为了孩子。在陶行知先生的儿童观的启示下,我们意识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将爱落实在每个孩子心田里。我们再也不能做天天骂花苞,日日掰花苞的蠢事了。
4. 新时代的乡村教师要学会担当。去年教师节,全国教育大会召开总书记发表纲领性讲话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乡村教师责无旁贷,也一定大有可为!作为乡村教师,我们肩负着神圣的教育使命!

“终身学习,学以致用”,如果我们每个人能把这八个字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做到位,你的人生就是美好的,你的幸福生活一定等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