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情式对话》:请正视你的渴望与需求

《共情式对话》:请正视你的渴望与需求

作者: 人间小书童 | 来源:发表于2024-07-10 10:25 被阅读0次

    你是否想过自己有哪些深藏于心的渴望和需求?

    对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们也在不断地寻找着答案,他们通过不断的对话,渐渐找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语言:人类在关系中的共同渴望。

    说到人的根本需求,我们很容易想到的一个答案,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过今天,我要分享的不是马斯洛,而是当代心理学家约瑟夫·利希滕贝格的五大动机系统。这个五大动机系统,分别是生理动机、依恋-归属动机、探索-坚持动机、感官-性欲动机和厌恶动机。

    前四个动机都比较好理解,最后一个“厌恶动机”比较特别,它的意思是“我不愿意、我不喜欢”,和其他动机恰好是相反的。承认人有“厌恶动机”,就是承认“不愿意”和“愿意”一样,也是一种本能的意愿,像是给了“我不愿意”这件事一个堂堂正正的名分。

    我们往往很难理解一个人的逃避和抵抗,会消极地看待这样的行为,而且总想问出个“为什么”,你为什么不愿意做某件事?但如果“厌恶”本身就是一种动机,就不需要再多做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也多了一个理解的角度。

    “不愿意”的本意不是破坏关系,而是一种需要的表达。这些动机有一些共性。第一个共性就是,所有的动机都需要回应。无论哪种动机,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它们无一例外都需要得到回应。请注意,这里讲的是回应,而不是满足。回应包括三种,分别是满足、支持和允许。

    动机本身是有差异的,因而它们需要的回应也不同。其中,回应程度最低的就是允许,可以不满足甚至不认同,但允许、接受和理解。你向伴侣表达饥饿和与他分享电影时需要的回应就不一样,你说“我饿了”的时候,你希望对方的回应更强,会设法满足你的需要,比如去给你做顿饭。但你向你的伴侣分享自己喜欢的一部电影时,你需要的就不是满足,而是希望对方认同你的想法和感受,或者至少愿意理解和接纳。

    心理学家们最早秉持的观点是,病人之所以感到愤怒、怨恨,是因为他们的期待没能得到满足。然而,随着心理学实践的发展,心理学家们发现,人的动机不是都得被满足才行的,其实能在互动中得到恰当的回应就够了。

    在心理咨询室里,咨询师们会发现,来访者最需要的是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在乎和支持。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同理,子女往往都能站在父母的立场体谅父母的不易,只是在无法获得回应时,他们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被喜欢和在意的。他们需要的不是父母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而是知道父母的想法,他们是否是愿意让我开心的,是否是在意我的感受的。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冲突不是动机或者欲望带来的,而是动机没有获得协调性回应而导致的。

    继续拿父母子女的关系举例,小时候父母能轻松地读懂你,你饿了、不舒服了,他们一眼就能看懂。但你长大了,世界扩充了,有了更多的体验,有了自己的偏好和选择,你的动机变得复杂多元了,父母回应你的动机这件事,自然也变得困难了。你喜欢的事情,在父母那里可能完全不被认同,这样非协调性的回应就会让你感到痛苦。因为你无法让父母了解你的感受,他们似乎完全不懂你的动机。

    无论是依恋动机、探索-坚持动机还是感官-性欲动机,这些动机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完成的,我们需要在关系中获得回应,让动机正常地运作。心理学家科胡特就把这种需要称为“自体客体需要”,对自体客体需要的理解性回应被称为“自体客体回应”,这种回应让我们内在的需要被看见、被允许、被承认。

    科胡特把自体客体需要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镜映需要,指的是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被看见、被欣赏。第二类是理想化需要,是在无助或害怕的时候能得到安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获得支持和指引,感到我是重要的,是值得帮助和支持的。第三类需要是孪生体验需要,也就是有人和我是相似的,我不是孤单的一个人。

    除了这三种自体客体需要,还有一种“自我界定需要”,它指的是,有时候我并不需要被夸奖、被支持,甚至也不需要有人和我有一样的看法和感受,但我需要我的想法和感受不会遭受否定和剥夺,可以被允许、接受和理解,这就是自我界定需要。

    当这个需要获得回应后,自我就可以被清晰地界定出来,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获得他人的理解。这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实则不然,否则我们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际上的烦恼。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理解呢?

    如何实现共情性理解?完整的理解最终指向的是对一个人欲望、恐惧和羞耻的理解,是对一个人存在方式的理解。当一个人试图去理解你时,你会感觉他和你靠得很近,他能体验到你的羞耻和恐惧。这个过程,心理学称为共情。理解的核心就是共情。

    共情是要潜入无意识中,理解那些在语言和意识之外的东西,所以共情不是人的自发状态,但它是可以练习的。比如,我们可以练习共情自己。你需要想象同时存在两个你,一个是在体验感受的你,一个是对自己好奇的你。

    比如,生气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被情绪控制,能听见自己在大声说话,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脏在剧烈跳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不知道自己的无意识里发生了什么,只是觉得某人或者某事太过分了。

    这时,你可以让另一个你告诉自己“你现在很生气”,你就和愤怒的情绪保持了一点距离,你可以继续问自己:“是什么让你这么生气?是哪句话刺痛了你?为什么这句话会如此刺痛你?”

    共情就是这样一个向自己的内在靠近的过程。我们那些未被理解的欲望在无意识里,很别扭又不甘心地存在着,共情就是去理解这些无意识内容。

    共情不是同情。共情要比同情更深刻,是理解在对方的处境下,他的内在是什么状态,他有哪些恐惧、羞耻和欲望。如果你正处在痛苦中,而有一个人愿意听并且能听懂你的痛苦,你会感到前所未有地触动。

    尽管你内心的防御还在,但你会觉得,自己能渐渐说清一些模糊的感觉,也有了更多勇气,可以更真实地流露自己的情绪,你会更直接地告诉对方自己的感觉,比如“我感到委屈”。理解能让一个人更少地处于无意识状态,让你知道自己在防御什么东西,能更了解自己的感觉背后的意义,也能让你的表达变得更真实。

    当每个人都能够正式自己的渴望与需求,就能从潜意识中去理解他人,达到共情式理解。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实现共情式理解呢,下次再接着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情式对话》:请正视你的渴望与需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zz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