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E88qK8H3kNtR0FbB2DUevQ
字里行间寻桃源
一、偶遇桃花林——“行”的密码
师:世外桃源,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下面,大家先自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之处我们一起学习。
(生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师:渔人是做什么的?
生:捕鱼的。
师:他此时在干什么?
生:在捕鱼。
生:在行走。
生:“行”是“行船”。渔人可能是在捕鱼,也可能是在随意行船。
师:若是捕鱼,为何不用“缘溪捕”呢?此处,“行”是捕鱼,还是随意行船呢?
生:随意行船更好。因为后文有“忘路之远近”。“忘”有“忘我”之意。此时渔人已经沉醉在沿岸的风景里了,他已不知道自己此时在哪里。
师:渔人此时的行状,可以让我们想到《与朱元思书》中的哪个句子?
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师:第一句话是平淡的叙述,第二句话就有了情
感。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生:渔人此时的心情是悠然闲适的,读的时候语气应该是舒缓的,节奏要慢,就像水波荡漾一样。
师:你试着读一下。
(生读。“缘”稍上扬,声音延长;“行”字以平滑的声音拖长,不知不觉消失;“路”字声音拉长,稍顿后收音;“之远近”稍顿。)
师:但“忽逢”二字却打破了渔人悠然闲适的心境。“忽逢”后,渔人的心情——
生:很惊喜。之前,他悠然闲适。面对眼前的桃花林美景,他的内心开始澎湃了。
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桃花林的面积如何?
生:“夹岸数百步”,应该是望不到边际。
师:有其他树吗?
生:“中无杂树。”
师:给你的感觉是
生:有点夸张。
师:渔人站在船上,会看到哪些颜色?
生(杂):桃花的粉色,芳草的青色,天空的蓝色,还有溪水的碧色,以及两岸岩石上青苔的青黑斑驳之色…
师:好一派迷人的色彩。刚才有同学说,“忽逢”里有渔人的惊喜。现在,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个问题:写桃花林美景的语言与之前的语言有何区别?
生:遇见桃花林前的语言有点散乱随性,写桃花林的语言比较整齐。
师:语言不同的背后,透露出了什么?
生:人的内心。一开始,渔人的心境是随性悠然的,这和文字的错落一致。后面渔人见到桃花林美景后很惊喜,整齐的语言节奏感很强,很有力量,与渔人惊喜的心情一致。
师:文章的语言完美地表现了人物的心境。那这种“惊喜”该如何读呢?
生:“忽逢”要读出惊喜,速度宜稍快;“数百步”三字要强调着读,以体现桃花林范围的广;“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要以二二的节拍断开,但前后之间要语气贯连,应读得似断实连,而且语速要稍慢,以便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呈现出来,就像放电影一样,要体现出渔人此刻的痴迷沉醉之情。
(生读。)
师:接下来,渔人的内心感受可以怎样形容?
生:兴奋,急切。可以从“甚异”“复”“欲穷”三个词中看出。前面已经惊异,后文用了“甚异”,更进了一层。“穷”字则将渔人探寻桃花林的愿望推到了极点。
师:短短的一段文字,渔人的内心竟然有如此丰富的变化。从“行船”的悠闲,到“忽逢”的惊喜,再到“欲穷”的兴奋与急切,情感的变化真是跌宕起伏。
二、访问桃花源——“渔人”的密码
师:现在,请同学们从文字出发,以“这是一个怎样的桃花源”为核心,说一说阅读课文后对桃花源的印象。
生:这是一个神秘的桃花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好像有光,又好像没有。这种似有似无的感觉,给人一种神秘感。
师:“仿佛”的意思是——
生:好像。
师:课文中的注释是“隐隐约约”。请比较一下,哪个更合文意?
生:“隐隐约约”是若隐若现,是事实;“好像”则是人的一种感觉。
师:你觉得哪个更好?
生:“隐隐约约”会带给人很强烈的神秘感,更好。而且,这样解释还和下文“初极狭”“豁然开朗”的变化形成了呼应。
生:这是一个美丽富足的桃花源。“平旷”,可见视野开阔;“良田”,可见土地肥沃;“美池”,清澈的溪流,美丽的池塘,池塘里还有素雅的莲花、妙曼的采莲少女,再加上蛙声阵阵,白云倒映在水面……多么美丽的桃花源啊!
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句在之前人选教材的版本中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同学们喜欢哪一种?
生:我觉得有顿号的更好。加上顿号之后,朗读时会在相应处有一个停顿,这些停顿会让语速减慢,能增加阅读体验的时间,扩大阅读体验的空间。
师:你的意见是语速慢了好。其他同学的意见呢?生:渔人刚进到桃花源时,面对眼前怡人的美景陶醉了,他应该是在慢慢欣赏,语速减慢很符合渔人的这种心境。
师:很好,看来标点里还真蕴含了渔人的心境。
生:这是一个和平安宁的桃花源。“鸡犬相闻”以声写静,更见桃花源的宁静祥和。
生:由“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见这是一个怡然自乐的桃花源。
师:桃花源里的老人在干什么呢?
生:和小孩一起玩耍。
师:可以描述一下具体场景吗?
生: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聊天,还有的在给小孩讲故事。
师:他们不用干活吗?
生:前文说,“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说明桃花源里不需要老人干活。
师:是吗?“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
生:并列关系。这说明“黄发垂髫”之人与“往来种作”之人是并列关系,他们不一样,也就是这里的老人和孩子是不需要“种作”的。
师:老人与小孩一起“怡然自乐”,让我们想到了哪个成语?
生:天伦之乐。
生:这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桃花源。村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一句,一个“便”字就表现了时间之短、速度之快,村人的好客一下子就被表现出来
师:能否细品一下“设酒杀鸡作食”?
生:这句连用了三个动词,画面感很强。
师:可以换成“设酒、杀鸡、作食”吗?
生:这样改,加上顿号,读起来不紧凑,动作间断开了,速度也放慢了,与不加标点比,热情的程度会削弱,还是不加好。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读出这句中的好客。
(生读。)
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也可以看出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各复”是“各自又”的意思,每一户人家都邀请渔人去自己家里做客,而且是“皆出酒食”。村人应该是排队邀请渔人的吧!这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啊 I
…
师:现在,我们把思维转向作者是怎样写桃花源的。
(屏显。)
林尽水源, __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__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__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__具答之。便要__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问__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__至其家,皆出酒食。__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__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括号处应填人什么?
生:渔人。
师:那我们在加横线的部分里加上“渔人”行不行?
生:不行,加上后句子读起来会很啰唆。
生:还有,句子的美感也被打破了。本来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都是四字句,加上后这种节奏就乱了。“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均为三字句,加上后节奏感也不强了。
师:你能从音韵美、节奏感的角度思考,很好。但陶渊明省略“渔人”,仅仅是为了读起来好听吗?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加横线处的内容可以省略吗?
生:不能,不然句子就不通了。
生:古文讲究简洁,省略可以让语言更简洁,而且我们依然能够读懂。
师:这个理由成立,但不够全面。现在,请大家试着在每一个括号里填人“我”再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感受。
(生读。)
生:读起来比较通顺,而且好懂了。师:除了通顺、好懂外,还有什么感觉?(生迟疑。)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别填人“渔人”和“他”再读一读,并与填人“我”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加人“我”,好像自己就在桃花源里,加人“渔人”和“他”则没有这种“自我”的感觉。
生:加人“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这再次说明课文简洁的语言里有丰富的内涵。
(屏显。)
内涵丰富:以渔人的视角写他的所见所闻,却尽可能省略渔人的称谓,让读者在感受文字呈现出的美景时,产生了自居的幻觉—“我”和渔人融为了一体。
三、离寻桃花源—“遂”的悲凉与火焰
师:省略,让读过此文的人都觉得自己是渔人,似乎自己就身处桃花源中。桃花源的美景真的那么令人向往吗?在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里,这样的地方多不多?
生:挺多。三清山、黄山、九寨沟等地都有这样的美景。
师:那为何陶渊明要把桃花源写得如此秘不可寻呢?
(屏显。)
太守即逢人………寻向所志,遂述,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生:因为桃花源在陶渊明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不存在的,那时战争太频繁了。
师:文中哪个句子说到了战争?
生:“自云先世为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师;那是秦时,陶渊明写此文时社会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生沉默。)
师:文中已经点出了当时的时局,能找出来吗?
生:“晋太元中。”
师:对,就是“晋太元中”。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局呢?
(屏显。)
太元,东孝武帝年号,共21年。其间,国家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軋,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了数十场大大小小的战争。
师:战乱让人民不得安宁,战争的结果往往是——
(屏显。)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师:在那个年代,何处有清净地?何处有家园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鸡犬相闻,往来种作,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只是一个梦!显然,桃花源在那时那刻是根本无法寻到的。不仅俗世之人难寻——
(屏显。生读。)
太守即遣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师:即便是“高尚”如刘子骥,也难以追寻——
(屏显。生读。)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师:所以,陶渊明留给我们的梦是灰色的——
(屏显。生读。)
师:这句我们该怎么读?
生:“后一遂一无问津者。”
师:陶渊明写下此句时,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杂):无奈,悲痛,这只是他的一个理想而已
师:是理想吗?
生:应该是梦想,甚至是痴心妄想。
师:陶渊明是多么想有人再继续去寻找桃花源啊!但是,再也没有人去了。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凄凉。请同学们以这种心情再读一遍这句。
生:“后一遂一无问津者。”
师:现实虽然凄凉,陶渊明虽然伤感,但他内心的火焰却未熄灭。因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里说:“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四、桃源遗梦——精神、文化的寄寓体
师:当下,文中的世外桃源已经成为现实,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地方争“桃花源”呢?北方的坞壁,说它是桃花源的原型;南方的武陵,说它就是桃花源;江西的庐山,也说它是桃花源。“桃花源”只是“桃花源”吗?
(屏显。)
“桃花源”只是“桃花源”吗?
生:桃花源是一个象征。古人和今人都在它身上寄寓了自己的向往和追求。
生:“桃花源”就如杭州的断桥,外观并不漂亮,但有无数游客慕名而来,这是因为它承载了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承载着的是人们对爱情的向往。
师:对,就是这样。风景也好,文章也罢,一旦它们具有人文色彩,成为人们寄寓某种理想、追求、情感的凭借,就会变得不一般。桃花源就是这样,它已经不只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且是人们心中的桃花源——个文化的标识;一种精神的图腾。
(屏显。)
桃花源是:一个文化的标识;一种精神的图腾。
师:我们要感谢陶渊明,是他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神圣之地,让我们得以延续我们的桃花源之梦。
名师点评:略
在物理与心理的双重空间谋求教学张力(汲安庆)
https://mp.weixin.qq.com/s/LnOUyPZ5bpCZb7L63i1JHg(李婷鸿《桃花源记》)
https://mp.weixin.qq.com/s/1fIIwznD_XK88q1JPH4ZsA(徐程明《桃花源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