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识青年
读研期间,我才明白的三大人生歪理

读研期间,我才明白的三大人生歪理

作者: BunnyTask | 来源:发表于2020-10-01 21:39 被阅读0次

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各种各样的告诫中长大和生存,然而,“明白了这些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人生”。

更可怕的是,直到读研之后,我才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居然就潜藏着三大人生歪理,这些歪理看起来是金科玉律,实际上却是在误导我们的人生,最终使我们的人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其危害性不容小觑,必须值得我们警惕!

人生只有一次,拒绝黑暗的人生歪理,以创新和进取打破人生僵局,才能驶向胜利的彼岸。

01   “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

曾几何时,我们都常常被告诫道,“学历越高才越好找工作”。而这句话也被视为金科玉律,且被打上了“不可质疑”的标签,成为至理名言,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

在上一代人,即我们长辈的眼的眼中,只有拿到高学历,我们才能获得一份好的工作,他们才能安心。在那个时代中,他们希望我们学历越高越好,越是有知识、有学问的象征。而至于工作,在长辈的眼中,我们应该追求公务员、国企职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这样的工作,因为这样的工作很“稳定”。而这种所谓的“稳定”,恰恰是当时处于叛逆期的我们,所极力要抵制和反对的,因为我们喜欢冒险,渴求兴趣,希望从事自己喜欢又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平心而论,如果仅仅作为一种想法而言,老一辈的这种期望,的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分配制是唯一的就业形式,国企和事业单位是城市居民仅有的就业岗位和渠道,“铁饭碗”也是社会所推崇的唯一的就业观念。所以,在老一辈的价值观中,“稳定”,似乎就是好工作的唯一标准。更何况,在他们的眼中,“铁饭碗”福利好,社会地位高,可以让他们的孩子过“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这对这些长辈而言,是一种生活的保障。而只有学历越高,我们才能越有可能获得“铁饭碗”的工作,这是许多长辈一辈子的期望。

然而,从事实上来看,如果这种期望是他们自诩为并教导给我们的所谓“唯一正确的价值观”的话,这样的价值观,显然是很有问题的。也就是说,“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这件事,看起来正确,实则很荒谬。

诚然,“读书无用论”是彻彻底底的伪命题,通常情况下,高学历者往往更能找到好的工作,读书其实是获得成功最好的出路之一,甚至对有些人来说是唯一的出路。对我们而言,只有专业学好学精,才能在工作中取得优势。然而,在高校、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以外,“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往往并不成立,因为这不是光靠读书就能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真正能找到好工作的高学历者,不仅需要高深的学问和丰厚的素养,而且也需要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说一个优秀的广告人,所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良好的创意能力,亦或是一位好的历史学家,所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学问,还有文献检索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些不是死读书就能够具备的,需要我们不断地从生活和实践中去发现。

另一方面,对绝大多数需要在体制外就业的朋友来说,我们不能仅仅看学问有多少,记忆力有多好,而应该看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和社会发展的走向。有媒体曾经针对高校研究生就业难做过一期报道,结果发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的反馈中,它们都明确表示,“我们需要实践能力强的本科生”。这就证明,不一定是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反而是能力越高,越好找工作,就业质量越高。

所以,从事实上来看,学历越高不能也不应该与越好找工作挂钩。只有当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学位,你才能在以后的就业市场中真正的掌握主动权,“能力至上”才是人生发展真正的标配。当然,学好知识很重要,而且“好饭不怕晚”,但只有找准适合自己的航向,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地在就业中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在盲目跟风中迷失自我。

02   稳定才是好工作的标准

曾经有人“振振有词”地说,“你没有资格选择你自己想要的工作,你应该选择稳定的工作”,当我们把视线再转回到当时上一代人所告诫我们的那句话中,我们才发现,“稳定才是好工作的唯一标准”,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歪理,这简直是害人不浅的精神鸦片。

时至今日,“稳定”仍然是很多长辈所教导子女的“人生和生活的不二法门”,他们总是以为,只有进了稳定的工作和单位才配叫正经工作,比如某些地区的老一辈普遍认为除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其他工作子女都统统不应该考虑。这样的“稳定”看起来节省了生活的成本,但这也很容易让我们丧失了理想信念与人生追求,被束缚在所谓的“待人接物”上而不能自拔。

而这样的价值观,如今也在网络上泛滥成灾。有一个自称是在体制内的知乎账号就曾经批判过鄙视“进体制”的年轻人,公开鼓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你所鄙视的稳定,也许正是别人最羡慕的”这样的一种“理中客”式观点,批判年轻人拒绝所谓的“稳定”就是在“犯贱”,还说“连体制内的工作和人际关系都适应不了,到了体制外弱肉强食的丛林竞争的社会,生活和生存发展更难”,鼓吹仅仅追求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人生,不丢人,也不堕落。

嗯,是的,这句话看起来什么都对,真的是“天衣无缝”。然而它唯独忘记了最根本的事实,那就是你不能按照过去所适合的情况去找工作,而应该真正追求适合自身发展和历史进程的价值观,所谓的稳定必将会被社会淘汰,唯有奋斗才是真理。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变成仿佛到了36岁,除了数钞票什么也不会的高速收费员的样子,更不希望“还未长大,人生将老”。

更何况,事实都在证明这一点,那就是这种所谓的“稳定”,实际上害人不浅。它不仅绑架了你的人生,还在浪费着你的生命。而《八佰》中的租界看客们正是抱着图所谓“稳定”而忘记了忧患和战争就在眼前的事实,最终在上海沦陷后遭到了日军的侵袭,这与坚守战场,共赴国难的军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更何况,天天都在鼓吹“连体制内的工作和人际关系都适应不了,到了体制外弱肉强食的丛林竞争的社会,生活和生存发展更难”的这些所谓“明白人”,你们恐怕是看不到有些体制内不良习气的危险吧,不去反思推动革除不良风气,却在倒打一耙骂年轻人,是何居心?

诚然,社会需要稳定的工作,有些稳定的工作给我们的社会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并不是“稳定才是好工作的唯一标准”的理由,因为“稳定才是好工作的唯一标准”,从而拼命想挤进“铁饭碗”安顿一生的心态,事实上代表的其实就是一种鼓吹“稳定”,却不思进取的价值观念。而这样不思进取,闭关自守的价值观念,终将被时代所抛弃。

03   我老我有理,倚老卖老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人,或者是有些企业倚老卖老,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恶心姿态。这种恶心姿态司空见惯,但一遇到“较真者”,就会启动特殊的“自我防御机制”,攻击诋毁质疑的声浪。这样的“倚老卖老”价值观,实则是固步自封的恶劣示范。

作为“中华老字号”的狗不理包子,始于晚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的高贵友开了个包子铺,名为聚德号。因为其创始人高贵友所做的包子,美观,美味,用料考究,且价格便宜,所以在当地迅速受到了老百姓们的欢迎。当时的聚德号生意兴隆,所以高贵友经常忙得“不理人”,“狗不理”因此得名。

在当时的环境下,高热量的、方便快捷、便于携带,美味又顶饱的包子适合生活节奏快的消费者的胃口,成为深受天津船工喜爱的主要食物。在千万家包子铺里,狗不理皮簿馅大、肉多油多、价格实惠,在激烈的包子市场里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并逐渐凭本事将自家包子独创的优秀品质做成了天津包子的行业标准,这就是“狗不理”包子成为天津名特产的重要原因。随后,被慈禧太后“种草”的狗不理包子至此“一夜爆红”,迅速火遍大江南北,甚至名震海外,成为当时风靡全球的“网红”美食。

然而,如今的“狗不理”,却在固步自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令人不齿。

据知名媒体披露,如今的狗不理包子简直就拿普通的小笼猪肉包来说,8个包子98元,1个包子核算下来是12.25元;中等档次的小笼三鲜包,8个包子104元,一个包子13元;高档的虾仁包子,1个更是卖到了35元的“天价”,真可谓是何其“高级”!

然而,不管是什么馅料的包子,手艺和用料再怎么好,成本其实并不会太高,制作过程也大同小异。而且作为一个传统老字号的百年老店,按理来说就应该用亲民的价格来留住老客户和吸引新客户。而狗不理包子却反其道而行之,仗着自己名气大,包子就是卖“天价”,你爱吃不吃,质量还堪忧,好一副嚣张嘴脸!

狗不理包子之所以混到如今这个境地,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固步自封和定价傲慢。最初的狗不理包子定价便宜,物美价廉,而如今的狗不理却是固步自封,定价装“高级”,失去了当初的初衷,并一步步走向沉沦。这样的“倚老卖老”,固步自封,当为我们所警惕!

04   拒绝歪理,拥抱未来

上述的人生歪理,就像温水煮青蛙,在这种环境下,你会失去你的理想,丧失奋斗的动力,并对其所面临的危险一无所知,最终当受到危险的时候,你难以脱险求生。这时你才发现,这些歪理除了某些长辈口中的“稳定,体面,有面子”,只会让你一无所有。

更何况,时代总是在前进的,坚守以上人生歪理,拒绝进取、变革和创新,最终只会被时代抛弃,死无葬身之地。满清的闭关锁国最终使其遭到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最终割地赔款,政治腐败,进一步加剧了近代中国的悲惨处境;而“胶卷大王”柯达在数码相机时代死守胶片,最终遭到市场唾弃,走向破产的悲剧命运,这值得为我们时时刻刻地敲响警钟!

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只有拒绝这“三大人生歪理”,不断锐意进取,努力奋斗,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只有拒绝盲目相信学历万能的丑态,死命追求所谓“稳定”的颓态和“倚老卖老”、固步自封的傲慢,才能锐意进取,努力奋斗,守护你真正的梦想,实现人生的飞跃。

人生只有一次,拒绝黑暗的人生歪理,以创新和进取打破人生僵局,才能驶向胜利的彼岸。

相关文章

  • 读研期间,我才明白的三大人生歪理

    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各种各样的告诫中长大和生存,然而,“明白了这些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人生”。 更可怕的是,直到读研...

  • 做一个“会读书”的人

    一 读研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很聪明,但不懒,读研时,才发现自己不仅愚笨,而且懒,导致整个研究生期间,除了上课,兼职...

  • 曾经努力的自己

    晚上和亲戚聊天,说到之因为读研前父亲说没钱供我,于是整个读研期间没要父亲一分钱,而我也凭借奖学金以及读研期间的兼职...

  • 规划

    昨天翻到自己读研期间设立的关于读研实验室生活的专题,发现有好多人在投稿,内心深处涌动一丝向往。 是的,不管读研期间...

  • 读研之后才慢慢明白的道理

    1,研究生真的只有考上和毕业的时候最开心,在整个过程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所以你的辛苦不必要和身边的任何人说,因为他...

  • 苦难是一笔财富

    老人家常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直到今天,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读研时,要到海拔4000多的高黎贡山采样,半年多的时...

  • 读研期间,我爱上了写作

    来到简书已经一月有余,在这段时间里,写作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纱窗照进来,带给人无限的温暖和惬...

  • 读研期间时间好快

    法考有点可惜,不过花的时间真的太少了。 两个多月,从对法律的一无所知,到复习了一堆书,24本书,背诵了很多,到上考...

  • 读研也能赚钱?学姐靠上学一年半收入4.3W

    读研就一定会是穷学生吗?并不!并且我觉得读研期间的收入来源远比本科丰富。作为一个通过考研历练的人,我相信大家都是知...

  • 一种志业:学术或其它

    (一) 工作或读博,是硕士二年级开始考虑的问题。读研期间,包括观察他人读研或读博的最大感受是——学术研究任重道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研期间,我才明白的三大人生歪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fv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