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稍后补充)
01
什么是概念?
如果只用一种方式了解某样事物,你就不会真正了解它了解事物的真正含义的秘密,取决于如何将其与我们所了解的其他事物相联系,通过联系你可以将想法内化于心,从各种角度看问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才是思考的真谛
02
概念有什么用?
03
如何提取概念?
04
如何融合概念?
05
如何深化概念?
06
概念知识
07
情境知识
08
如何获得概念知识
09
如何获得情境知识
10
总结
(原始素材)
碎片学习的本质是概念学习
收集概念,解释概念,内化概念
如果只用一种方式了解某样事物,你就不会真正了解它了解事物的真正含义的秘密,取决于如何将其与我们所了解的其他事物相联系,通过联系你可以将想法内化于心,从各种角度看问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才是思考的真谛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第一要看他是不是有足够多且清晰准确的概念,第二是对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联他是不是有足够的了解,第三是看他有没有系统的方法论,第四是看他有没有成功的经验。
在读目录时,可以勾画一些感兴趣的章节。
手抄时代记忆力越好越牛,印刷时代知道的越多越牛,信息时代学的越快越牛
碎片化主题阅读的方式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围绕某个主题,收集到碎片化的文章,然后进行集中式的阅读。
主题阅读的第1个步骤,建立感性的认知,感性认知就是泛泛的了解。
搜狗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搜索公众号文章。这个功能对我们进行主题阅读非常有帮助。
知乎上的回答更加理性和更有学术价值。
在主题阅读的模式下,某个主题领域里的书可以用快速扫读的办法来破解。
在确定主题的时候不要显得太宽泛了,比如心理学的组织有很多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决策心理学。
主题一定要尽可能具体一点,主题的具体就越容易建立框架。一旦明确了具体的主题,接下来要确定的是跟主题相关的问题。
在做某个主题的分享时,可以把想要分享的概念都列出来,从书里寻找这些书里对这几个概念是怎么回答的?
万能的,什么主题都适用的简单框架,就是2W1H——黄金圈法则。
在一张纸上画一个九宫格,把之前的问题都列出来,然后针对这几个问题,把每本书的答案都写上去,基本上一张纸就能一次把主题阅读的问题框架,以及每个问题框架下的答案全部整理出来。
罗振宇老师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他每次在45分钟的时间内,用40分钟去讲一个长长的故事,最后用5分钟时间得出一个结论。
许荣哲在喜马拉雅FM上有一个课程叫做教你如何讲故事。
在判断是否需要深度阅读的对象时,我们针对的,并不是某一本书而是针对概念。
【+】同样一本书有的概念讲得好,有的概念讲的不好。同样一个概念,有的书讲的好,有的书讲得不好。
理解某个概念的过程中,如果他让我们感觉到困惑和喜悦,感觉到力量和价值,就可以针对该概念进行深度阅读。
《盗墓笔记》作者设置剧情和布置情节的手法和技术非常的娴熟和巧妙。
寻找关联是看到重要概念时,要立刻联想到哪些现象能够被该理论解释,同时至少要找出5个可解释的例子,才能加深对该理论的印象。
《微习惯》的升级版是《习惯的力量》,因为把形成习惯的原理讲得更透彻
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经常有人跟我讲元认知,但读了《疯狂行为学》之后,才简单易懂的理解。
【+】根据阅读阶段的不同,在每一个领域积累入门、中级和高级书籍。
阅读现在是很多人急需的东西。学习读书这件事是刚需,也就意味着每年都得请别人来读书,或者买别人的栏目来学习。
一节3060分钟的微课要讲39个概念,把这些概念讲清楚,就可以形成一节微课了。
在做分享的时候,如果要把一些关键性的概念讲解清楚,时长在30分钟是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的。
《优秀孩子必备的9种思维10种能力》这本书看上去好像是给小朋友看的,但实际这10种学习能力对成年人也非常重要。
遇到一个感兴趣的课程,看一下课程的大纲,浏览和思考一下我能不能讲出来,如果都能讲就不会再去看了,但如果有一些概念我不太会讲,还是会听一下讲课人是如何进行解释的。
商业领域的价值主张概念
jobs:用户平常做的工作,日常活动有哪些?
pains:用户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感觉有哪些阻碍?
gains:用户希望获得什么样的体验?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提升?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反馈
不要冷冰冰的去询问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试着让大家写苹果和洋葱
苹果代表甜,也就是大家觉得我们表现好的地方
如果有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写在洋葱便条上
《游戏化思维》这本书告诉我们,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去玩。
有一本书叫《模仿的技术》,我们可以从中学习模仿的方式,除了我们可以看到的,比如说产品、服务,还有背后的策划、运营、团队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