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日期:2022年9月12日
阅读内容:围绕大概念进行阅读
驱动问题1:什么是大概念
1.大概念是学科核心内容,是知识背后的核心的东西,是学生把学校的教育都忘记后能记住的东西;小概念是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2.大概念具有持久理解力,可迁移能力,指向问题的解决。
3.大概念可以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4.大概念是一个核心,把知识有机地整合到一起,构成知识体系,能帮助老师从繁杂众多的学习内容抓住核心知识,思考教学价值,紧扣重难点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学的“少而精”,从学会到迁移做到真正的理解。
5.结合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特点,从导语页到每一篇课文、课后习题、交流平台、语文园地中一以贯之的东西,也就是这个单元共同之处,我们称之为大概念。
驱动问题2:结合案例说说如何提炼大概念
1.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因此,原则上所有大概念的提取都要参照课程标准。比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三篇课文的共同特点有: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标学段目标中的“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及学业质量中“喜欢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尝试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看图说话,能描述一幅图画的主要内容,说出多幅图画之间的内容关联”,我们可以提炼出本单元的大概念:
1)在阅读中积累并运用词语可以表达更具体生动。
2)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能将多幅图连起来说主要内容。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科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课程标准一样,对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大概念也可以从学科核心素养中提取。比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中“特定的史实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是大概念。
3.从教材中提取大概念。统编教材是以双线来组织教材的,这两条线分别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要提炼出合适的大概念,需要追问两个问题: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对学生的认知和成长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对应的学科观点和思想是什么?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人文主题:革命岁月;语文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店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首先要追问:革命故事、英雄人物对孩子的成长价值是什么?革命文化作为课程三大主题之一,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还可以追问什么是场面描写?点面结合描写的表达效果是什么?点面描写的上位是场面描写,那场面描写的上位概念又是什么?描写。经过这么一系列的追问我们就可以提炼出这一单元的大概念:1)重温革命岁月,走近英雄形象,可以培养爱国情怀。2)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可以更好的表现场面的特点和人物的精神面貌。
4. 从生活问题中抽取。
5. 从知能目标中提升。知识和技能目标也可以向上提炼为大概念。比如,“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知能目标可以上升为“单位是将整体转化为部分,使之可测量和可比较的统一工具”的大概念。
6.从学习难点中发现。比如,实用文写作,在真实生活中确实经常用到,而实用文写作最大的难点不在于记住各种格式,而在于能否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因此,大概念为“实用文需要服务特定的对象,要考虑内容和情感的合理表述”。
7.从评价标准中提取。评价标准是对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反思,而这种反思也有利于发现目标出现的偏差,厘清大概念。比如,小学语文的观察单元,教师一般会教“按顺序观察”和“五官并举”等写作策略,可如果问教师“什么是一篇好的观察作文?”,他们马上会意识到学生机械地使用这些策略写出来的文章会很生硬,进而领悟“观察是一种为写作收集素材的方式,而不是写作的直接策略”这一大概念,这解释了为什么要按顺序观察,因为观察要全面,按顺序不会遗漏;为什么要五官并举,因为观察渠道越多样,收集到的素材就越丰富,写作时就越容易选取到合适的素材。
上述大概念提取的几条条路径,在很多情况下提取大概念是几条路径共同作用和验证的结果。
困惑与思路:
大概念是抽象的,提炼大概念时需要上位的概念,提炼的尺度如何把握?(比如:五上第一单元的借物抒情、抒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