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货币职能
很多人也许记得,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写着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这里只看贮藏手段和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通俗地讲,就是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作为普通的老百姓,肯定是希望手里的钱升值,今天存款能买一套房子,明年就能买两套,那样最好。这样看,贮藏手段对应货币升值需求,要求货币通缩。
流通手段,则是要求人把钱花出去。什么情况最愿意花钱?货币贬值的时候。今天100元能买2斤肉,后天只能买1斤,那我肯定要花钱。但是贬值太快,存在商家不会接受的问题,短期稳定长期贬值就好。所以流通手段,对应的是货币贬值需求,要求货币通胀。
这就很奇怪了,货币的两大职能,它们的要求居然是矛盾的。为什么承载矛盾需求的货币,还能存在几千年?因为贮藏手段职能,被牺牲了一部分,就像漏水的缸,贮藏手段不能说没有,但不理想。
比特币:贮藏手段的代表
在比特币诞生前的日子,人们对这一现象虽然不满,但基本豪无办法。但比特币诞生了,确定了2100万的上限,没有任何人任何组织可以增发。不仅没有增发,每年还会有人不小心弄丢私钥,让一部分比特币永远消失,造成比特币实际上的通缩。比特币的通缩属性,让货币的贮藏手段得到真正的发挥,人类首次从技术手段上实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稳定币:支付手段的代表
比特币在贮藏手段上几乎做到了极致,那么在流通手段上就有些欠缺了。比如我认为比特币会大幅升值,那我肯定不愿意在超市消费中用它支付,就像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卖珍稀的收藏品一样。于是就有机构在货币属性中,把贮藏手段拍下去,流通手段拉上来,形成了usdt、pax、libra这样的稳定币。除了自由穿梭加密世界,它们其实与法币类似。
多通证:兼顾的尝试
货币的职能有些矛盾,于是有些加密货币靠通缩强化了贮藏手段,有些加密货币靠通胀强化了流通手段。但这样总有些奇怪,就像一个人的魂魄被割离开。能不能同时实现通胀和通缩,同时满足贮藏和流通需求?
在单个加密货币上,这显然不现实。但通过多通证,可以把这两者融合。如主通证通缩,满足贮藏手段;副通证略微通胀,满足支付手段。通过持有主通证或者投票等方式可以获得副通证,来衔接两者。
加密货币是伟大的货币实验。在这里,货币的职能不断分离和重组,甚至加上智能合约等前所未有的职能。货币,看似理所当然浑然一体的存在,正在孕育不同的东西。
———————————————————————————
谢谢阅读。我是南极石头,打破区块链的门槛!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