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关系如同恋爱一样,孩子是追求者,母亲是被爱者,只要母亲能够主动一点,那么母子感通便很容易建立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在某种程度来说是孩子发出,母亲回应的。刚出生的婴儿就能对母亲表示出不同的反应,开始还不是明显对谁都会笑,都会哭,都会发出声音,但几个月后这种区别就会越来越明显,别人抱他就哭,而母亲抱就会立即停下,不哭看到母亲离去就会哭着用声音去追,听到母亲的声音就会微笑,看到母亲的面孔就会发出欢迎和高兴的声音。
这种生物学上的倾向性几乎是一切动物都具有的,母亲“印刻”是动物最先发生的印刻。对什么样的东西,对什么样的母亲发生印刻,对仔兽的成长来说极为重要,影响也极为深刻。而人作为有思维的早产三年的动物,这一方面的动机不是更弱,而是更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带着要维持自己生命的本能而诞生的,对于没有力量维持自己生命的婴儿来讲,要从被掠夺被遗忘的危险中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同护佑者产生这种印刻,并进而形成相互间的依恋。
英国著名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曾对这一母亲印刻现象进行了长期研究,发现这一印刻对动物长大以后生活的影响之大之深,简直难以让人相信。
例如,幼禽长大后便独立了,不再跟随自己的母亲,但是,早期印刻的影响并未消失。那就是印刻不仅让他们能辨认自己的母亲,而且也让他们知道自己属于什么物种,这样他们成年以后才知道在同类中而不是在异类中去选择配偶。如果某类幼禽是让异类的养父母抚育长大的,那么他们成熟后便会视同去和养父母的同类、而不是和自己的同类交欢,当成家鸽大的野鸽,会置于自己的同类不顾而和家鸽交欢。而由野鸽养他大的家鸽也是和野鸽交欢。一只在动物园乌龟馆里独立养大的雄孔雀,居然不搭理新来的雌孔雀,相反却被弄得莫名其妙的乌龟频频献媚。出现这样的情况便是“错刻”,也就是让动物形成了错误的印刻。在人畜同处的地方,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通,自幼便和同类隔绝,而完全由人养大的动物,长大后不仅不会咬养它的主人的手,还会试图去和他的手交换,比如一些养狗的人就常遇到这种情况。
形成了错客的动物世界是一个奇异的甚至是害人的世界,这些动物尽管有着同类一样的行为方式,但却将这些行为应用于养育他们的物种身上去从而出现了和造成了心理上的混血现象,而成为心理上的混血儿。
动物如此,莫里斯发现人其实也是如此,婴孩在出生的头几个月和他的同类,尤其是他的母亲发生了广泛而持久的联系,这等于经历了一个敏感的社会化阶段和动物印刻的情况一样,这种联系的目的不完全在于从母亲那里获得物质报偿:如吃喝、洗涤等。婴孩当然不能像小鸡小鸭那样紧跟在母亲身边,但他却可以通过微笑和母亲加强联系,婴孩的微笑能够吸引母亲,让她和孩子在一起玩,这样就彼此使对方形成了印刻,使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牢固的依恋。
莫里斯认为这种依恋对于孩子以后的生活十分重要,那些吃得好穿得好,但没有早期印刻“爱”的婴孩,一生都会遭受焦虑之苦,婴儿或住在慈善机关里的孩子得不到多少爱抚,甚至和人类的接触也极其有限,因此他们成年后常常非常焦虑,只有早期建立了这种牢固的依恋,成年后,才有和他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能。
当然这种依恋在孩子身上是一步一步的得到精神强化,一般的从与身体的接近、接触为中心,向离开一段距离进行相互交往的方向发展,从用哭声和发声使大人接近的时期开始,经过自己进行接近、接触的尝试时期,向利用视觉的相互作用或对话保持与依恋对象的关系发展。
以现在的研究,母子依恋一般取决于生命的头几年,如果最初几年照看孩子的不是母亲,而是其他人,那么孩子则将依恋照看他的人,这种恋母情结是根深蒂固的。
————————王东华《发现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