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加班,昨天回家孩子们已经睡得很熟,给他们盖好被子,轻轻的一个吻,我也开始睡觉。
早上,我听见儿子打开自己卧室门的声音,也跟着起床,他坐在餐桌上吃早餐,看见我出来,眼泪开始往下掉。
他开始给我讲同学们都叫他“疯子”,说他心理有问题,我想起数学老师那天说过这个问题,但是我不知道同学们知道这件事。
我的第一反应是气恼,我不明白为什么老师会当着其他孩子给儿子贴这样的标签。但是我知道,我需要安抚儿子的情绪。
我问他的感受是什么,他说反正就是不舒服。然后,我给他讲我小时候被贴标签的经历,我也不舒服,他谢谢我的同理。
我对他说其实我也想谢谢他,因为发生任何事情,他总能第一时间给我讲,我感受到被信任了,我们不仅是母子关系,也是朋友关系。
我好奇,他是怎么做到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找妈妈的。儿子笑着说,因为他知道他的妈妈护犊子。我大笑,决定再护犊子一把。
跟儿子来到学校,我们的情绪已经走了。想着贴标签这个话题,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借机给孩子们上一堂课。
我先是见到班主任老师,我给她讲了我的想法。她表示可以,但需要给当节任课的语文老师说。一方面,我打心底感激班主任老师,谢谢她给我的机会,毕竟我这有我自私的想帮助儿子的一面。另一方面,我听到语文老师的拒绝后,我看到一个尽职尽责,抓紧每分每秒,让孩子们有更多时间的老师,我也觉得很欣慰。
简单地跟两位老师沟通了发生的状况,他们表示一定会处理得好好的。准备离开之时,数学老师来到了办公室。
我对他说了昨天的发生,他对我说自从上次找儿子谈心以后,儿子进步了不少;然后我告诉他,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他说就是一回事。
那时候,我特别想告诉他,他就是欠我儿子一个道歉,可是我没有说出口,我觉得他不懂,我也觉得让一个老师低下头来给学生道歉,有些为难,毕竟我们的传统观念并不是这样的。
怎么办?正在我为难之时,语文老师喊了六七个昨天嘲笑儿子的学生出来,她让儿子坐下,让其他几个孩子好好道歉。我看到一个风风火火的语文老师,但也一脸懵逼,事情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我知道语文老师想要帮助我的儿子,也想要以儆效尤。但我更知道,如果我不跟这几个孩子好好交流,今天的事儿,也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当时,我已经看到一个小菇凉流泪了。
我先是给孩子们道歉,对不起,我确实不知道老师这时候叫大家出来,但是这事因为我而起,所以我道歉,对不起孩子们,你们委屈了。
孩子们纷纷抬起头,茫然地盯着我。我在猜,可能很久没有成人给他们道歉吧!成人大都是没有这个表达习惯的。我特别想抱抱委屈的他们,可是我知道他们跟我不熟,而且我是告状的坏人。
于是,我给他们讲故事,讲我自己小时候被贴标签、被老师辱骂的故事,他们都特别认真的听着。我问他们,这样的故事,自己身上可曾发生?六个孩子有四个孩子举起了手。
我对孩子们包括我的儿子说,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大人有,同学们也有,但是,我们把它说出来了,我们每个人都好棒。
这时候,一个女生说,被别人贴标签或者辱骂都是不舒服的,我顺势跟他们分享下次遇到不舒服的时候,自己怎么处理:先处理情绪,再来说事情;情绪在,事情在;情绪走,事情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和数学老师分别进来了两次,但看着我们那么愉快,很快又离去了。最后,我目送着孩子们进教室,我在心底祝福他们:愿每一个人都能够被好好对待,愿每一刻的时间都能感受到温暖,愿每一个发生都有分享的地域,我爱你们。
下午,儿子回家,他给我分享我在跟同学对话的那些刹那,他觉得自豪,因为他觉得自己有一个伟大的妈妈。
然后,他给我分享语文老师在班上对所有的同学进行了教育,也批评了他的脆弱。我问面对语文老师的批评,他的感受是什么,他说坦然接受,因为他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语文老师给了他确认而已。
“那么,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自己解决吗?当然,我会是你的后盾”,我问。
“当然,我可以”,他答。
复盘:
觉察自己,有一丝对数学老师的不喜欢,觉得他可能是一个合格的教书匠,但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看到我在对他进行评判,我赶紧叫停,然后我意识到我对数学老师有期待,这是我的期待,他不是我,当然不用满足我的期待。我发现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儿子贴的标签,是他当时处理情绪的方式,这是他的选择,我尊重。他对儿子撕卷子的行为有情绪,不是对儿子本身有情绪,我划清了这个界限。
继续觉察自己,感觉自己对儿子的事有“大包大揽”,我在想,我这样的“帮忙”会不会让他产生反正有妈妈自己就不用那么认真呢?不对,不是这样的,我想起我每次帮忙以后,儿子更自信,人际关系也更棒了。更何况,他刚刚有说下次先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再求助。我看到我的担心来自于我看到其他同学在拼命补习,我的儿子没有,我担心他学习不好,我知道了!我想让儿子快乐成长,我尊重他不去补习班,我也要接受他不去补习班带来的一切结果。其实我想说的是,我相信儿子有把自己过好、把自己学习搞好的能力,因为他是我的儿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