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困于情,不乱于心,不迷于世
这几天听涛哥说,我们附近有个八旬老人,在正月十几左右在家上吊自缢了,发现他的是一位邻居,他说感觉这几天那门由内关着,屋里没有动静,于是就去扒在窗户看看,结果差点吓晕过去,人就吊在窗户边上。
因为今年正月都极少出门,所以直到这几天涛哥和朋友闲聊时才得知此时。他感叹不已,他说感觉人老了,老伴儿也不在了,儿女要是不在身旁太凄凉了。
老人虽说老伴儿已经不再人世,但尚有三儿两女五个能干的孩子,结果这么隆重团圆年,却还独留他老人家孤零零一人。老人或许是听到别人家里的老老少少,大大小小的团聚的热闹气氛,悲叹自己一生,活的太晚景凄凉,不幸才选择此路了此残生。
也许很多看到,会感觉子女不孝。我感觉我没有资格去评判别人的孝或者不孝,因为对于父母尽孝,我们现在社会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尽心尽力,尽善尽美。因为父母要求不同,还有我们自己问题,所以往往双方父母很难同时去尽孝道。就我自己也只是在自己力所能及之内做自己该做的,算不上是孝,怎好说他人之不孝。
有时候和书中所言同感,人生经世,岁月流转,不过是一场无常和虚幻的悲剧。但此想法未免有点太过于悲凉,毕竟现在这个年代的我们,都是活的很自由,很自我的。但是我们所放不下,忘不了的却古往今来皆是相同的。
通过此事我想到了《红楼梦》中一位智者----跛足道人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人这一生,总奢望于财富地位,寄情于娇妻美娟和儿孙,唯独忘记自我。
每个人都在为名利忙碌,为情爱奔走,为世间琐碎之事而低眉折腰。
放不下名利,困于名利;放不下情感,困于情感。
我们虽都是俗人,但是,我们的命运一部分来自于命中注定,一部分却掌握在自己手中。
现下我想当我老了之后又会如何?难道也要寄身,寄情于枕边人和孩子?那我这一生活着的意义何在?我们虽是一家人,可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他来自这个世界独立的生存法则。
我不能凭我几十年的陪伴去要求枕边人为我做什么,因为他也陪伴了我几十年,我们是相互需要的,能做到互尊互助,健健康康携手到老已经不易,哪还敢奢求对方到老能给予自己其它美好生活。
对于孩子虽有养育之恩,但是她也给予我享受了天伦之乐,只望她一生无忧,平安喜乐,不敢在贪求太多,更不能把自己最后对美好生活的奢望强压与她。她有她的人生,她有她的生活。
我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其实一直都是属于一个人的修行,不能寄希望于他人它物。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又怎能去奢求他人它物。
世间万物,各有其自身的使命和安排。各自有各自的情感,各自有各自的故事。云云众生皆是天地间飘忽的微尘,或遁迹而生,或安分守己,或于逆境中生长,不甘接受世事的摆弄。
这世间每一个人,有千姿百态,每一本书,有五味杂陈。我只希望能寄情于现状的爱好之中,读书写语,在书和文字中寻找美好,与之同行,醉梦一生。
人世渺渺,你是他锦瑟,谁又是你的流年。愿人世间一切尘埃落定。从此不困于情,不乱于心,不迷于世。
--白落梅《如花美眷,抵不过逝水流年》
------------------------------------------------------------------------ 爱读书写语,爱生活,爱自己。
----寇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