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区域经济学 第六章 区域贸易

区域经济学 第六章 区域贸易

作者: 动机在万州 | 来源:发表于2023-11-17 21:17 被阅读0次

本章节一共有三节内容,分别是古典区域贸易理论,现代区域贸易理论以及中国统一大市场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古典区域贸易理论

1.区域贸易的含义和意义

区域贸易指的是区域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产品或者服务交换的过程。

区域贸易的主体可以是区域,也可以是主权国家。当主体变换为主权国家的时候,这时候的区域贸易也可以称为国家区域贸易。

区域贸易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区域贸易的前提是贸易双方都是开放性区域,在这种前提之下,区域可以通过区域贸易来引进本区域稀缺的生产要素,进而改善本区域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当区域外存在一个经济实力远超于本地区的区域时,这个区域或许会成为本区域的新的投资来源或者是产品市场。

2.绝对成本学说

两个区域之间存在绝对的成本差异才会形成区域贸易。

假设有甲乙两个国家,分别生产ab两种商品。甲生产a这种商品的绝对成本低于乙,乙生产b这种商品的绝对成本低于甲,那么两国应该专业化于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而进行区域贸易,这样,从总体上来看,两个国家通过最小成本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比较优势学说

即使两个国家不存在绝对的成本差异,还是可以进行区域贸易,前提是两个国家之间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

假设有甲乙两个国家,分别生产ab两种商品。甲生产ab这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低于乙,但是两个国家之间存在比较优势差异,因此,两个国家应该分别专业化于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再进行区域贸易,实现两个国家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4.要素禀赋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研究的重点不是劳动生产效率,而是生产要素的相对丰富程度。

要素禀赋学说的基础概念包括禀赋 要素禀赋优势和要素密集程度。

禀赋就是天赋,指的是一种优越情况。要素禀赋优势指的是一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富程度。如果要素禀赋优势大,那么就说明在区域内的这种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高,反之则丰富程度低。

要素密集程度指的是在产品生产过程当中,要素消耗的相对程度。

要素禀赋学说强调了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每个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情况不一样,因此,每个区域应该选择自己区域内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大的生产要素,进行产业密集型活动,这样,产品的成本较小,利润较高,有利于财富的积累,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每个区域应该选择进口本区域内要素禀赋优势小的生产要素,用以改善本区域的生产结构。

要素如同产品一样,也可以进行贸易。生产要素本身具有不完全流动性,要素贸易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要素自身的不完全流动性。

第二节 现代区域贸易理论

1.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指的是一个区域或者国家输出的产品价格和输入的产品之比,通常用进出口价格指数来表示。

当一个区域的贸易条件变大的时候,说明该区域的贸易情况变好,会出现贸易顺差,当一个区域的贸易条件变差的时候,说明该区域的贸易条件变差,会出现逆差。

在国际贸易当中,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往往处于劣势。原因有三。

其一,发达国家大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大;发展中国家出口初加工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

其二,由于棘轮效应的存在,发展中国家也处于劣势。

其三,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对于价格上涨的忍耐度高。

2.需求偏好理论

需求偏好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需求偏好影响它的进出口情况。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它的出口结构。

一个国家的出口结构还决定于该国家的需求偏好理论。

并且,如果两个国家之间的需求偏好相似度高,那么,这两个国家的贸易往来较为频繁。

出口剩余理论讲述的是,由于在出口前就已经有了剩余的产品,那么只要把剩余产品交易出去,那么就可以获得区域贸易。

3.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指的是生产要素产出水平大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而产生的效应。规模经济分为企业内部规模效应和区域规模效应。

由规模效应而取得的贸易利益被称为动态贸易利益。

4.国际分工协作

由于区域之间的生产水平相当,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和市场的良好利用,区域之间应该通过协议的方式来规定各自国家的生产活动内容,做到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5.动态比较利益

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是会随着生产要素的不同而逐步更替的,这种随着产业结构变化而获得贸易利益的方式被称为动态贸易利益。

6.雁形发展理论

雁形发展理论讲述了一个落后国家如何通过学习先进发达国家来实现弯道超车的区域贸易理论。

第一步,进口;第二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第三步,出口。

第三节 中国统一市场的案例分析

1.中国统一市场的阻碍因素

首先,市场经济体制下,地区利益之间的冲突加深。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地区政府往往通过非正常的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发展。

最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目的倒置。

2.如何促进中国市场大一统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机制。

第三,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好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

第四,培育好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集团。

相关文章

  • 第一章 导言

    第一章 导言 本章是导言部分,主要讨论了区域的本质、区域经济的特征、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不学经济学的县长会是好县长吗?

    ——脱单秘籍之区域经济学 男怕入错行,女怕选错行”。所以你必须慎重,因为,如果你最终决定了选择区域经济学,那么你将...

  • 2019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考研分析

    2019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考研难吗?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考研怎么复习呢?今天聚创考研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厦门...

  • 阅读材料-城市经济学(不定期更新)

    本份书单来源于经管之家neoe 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必读书目 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基本...

  • 002_《新区域经济学》目录

    逻辑图 区域经济 一. 导言 1. 区域的本质-空间经济组织 2. 区域经济的特征-块状经济 3. 区域经济学的基...

  • 用R进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区域经济学中常用到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DSSM),该方法兼具精准性、动态性和综合性,对于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

  • 2018-07-10

    2019四川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历年报考录取情况权威分析考研指南、招生信息、参考书目

  • 2018.7.16

    其他贸易联盟 53国非洲联盟 东非共同体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4.3.2 全球贸易机制 (1)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

  • 笔记-Z3 UE&R学科脉络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主要沿着两大主线而发展: 一条线是从斯密到杜能的区位论,然后Allonso(1964)、Mills...

  • 网课课堂汇报时的小乐趣

    今天区域经济学期末课堂汇报轮到我们小组。老师比较魔鬼,他要求我们每个组员都要打开视频做汇报。 网课开视频后看到的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学 第六章 区域贸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lu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