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八九十年代开始谈到浏阳,每个人就会想到香喷喷的浏阳蒸菜。想到浏阳蒸菜,就会来到嗣同路人民医院后面的木棚子蒸菜馆。当时店家门口都会用煤灶架起一叠高高的蒸笼,为了各店之间有个区别,就以门牌号命名,比如99号、106号、112号等。由于刚好处于人民医院的后门,医院的来往人群都会选择来这里就餐或打包,这也是蒸菜馆越开越多,慢慢形成影响力的原因。
2
笔者95年从学校毕业来到浏阳,因为这条街蒸菜选择多又实惠,隔三差五总会邀上几个好友来这里改善一下伙食。每次去我们都会选择木屋的二楼,踩着咯吱咯吱的木楼梯,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客家土屋。说是一条街,其实也就十几家店,每个门面都是古老的木房子木楼小青瓦,我们会一家一家尝,最后选定一家作为长期光顾之地。吃蒸菜,必然现在门口的蒸笼里面挑选一番,要店家一层层挪开又一层层挪回去,看得眼花缭乱时还不知道选哪几个菜,店家不厌其烦介绍着,食客也享受着这种揭开蒸笼挪来挪去的感觉。一般最后都是点几个蒸菜,打个水豆腐汤,炒个青菜就可以了。蒸菜立马端上来,我们边吃边说笑着,水豆腐和青菜不久就端上来了,从来不用等。
3
浏阳人大多都是几百年前从外地迁徙过来的,所以浏阳方言非常复杂,素有十里不同音之说。但浏阳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会不遗余力地介绍自己的家乡给朋友,每次说到绚丽的烟花和美味的蒸菜,一种自豪感就会溢于言表,还会想方设法带他们去看烟花尝蒸菜。一传十十传百,浏阳蒸菜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多浏阳人选择到浏阳以外的城市开蒸菜馆,赚了钱再回浏阳买房安家,开浏阳蒸菜馆成为浏阳人民创业致富的好门路。
4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凑的加快,浏阳蒸菜更加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只是原来的竹蒸笼换成了白铁皮的保温箱,也出现了很多不是浏阳人开的浏阳蒸菜馆。大部分菜品由蒸的变成先炒再分到小碗保温,顾客难以分辨清楚,一时间关于真蒸菜、假蒸菜的讨论激起了浏阳有识之士强烈捍卫浏阳特色饮食文化的决心。从2008年开始逐步产生了何爹浏阳蒸菜、浏水蒸香、蒸浏记等连锁企业,从基地到工厂,从直营到加盟,从技术到培训,从文化到宣传都采取了统一模式。在浏阳政府的领导下,浏阳还获得中国蒸菜之乡荣誉称号,浏阳蒸菜也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中国集体商标,浏阳蒸菜制作技艺还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5
五百年前产生的浏阳蒸菜,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努力,已经成长为遍布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大产业!
(特别提示:由于旧城改造,嗣同路蒸菜木屋早已拆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