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米
每次看三毛,我就会想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各种精神病人,有的是精神分裂症,有的是妄想症,有的是教授,有的是科学家,中间不乏社会精英。这本书告诉我们虽然他们是精神病人,可能与这个世界正常人格格不入,但是不能抹杀他们某些才能超过常人,甚至是天才。就像最聪明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生了两个精神病孩子。这就应了那句话: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换句话说,疯子有可能是天才,天才也可能是疯子,总之,他们都不是普通人。
三毛在文学的天赋也是异于常人,平时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同于普通人,酷似自闭症的孩子。好在父母的开明,对这个特殊的孩子给予分外的照顾和关爱,才能在天才与疯子之间摇摆中,成为了天才,而不是难以控制自己的疯子。
有孩子的家庭建议多学习三毛的父母。有时候孩子并不平庸,也不愚笨,看似问题孩子,在悉心教导下还可能成长为有价值的人。但是很多家长,不愿意接受孩子的“异常”,不愿相信孩子神经质的天赋,不想被常人耻笑,最后会硬生生把孩子的天性抹杀,最后成长为普通人。
三毛从小就是问题孩子,想法与其他女孩子不同,上学之前,不喜欢洋娃娃,不喜欢新衣服,而喜欢书籍,捡破烂。上学之后更是与学校格格不入,被老师侮辱,用自杀逃避上学。父母面对这样的孩子,从来没有责骂,而是悉心观察三毛的喜好,并一一满足她,爱看书就给零花钱去买,不想上学就休学7年,千方百计让她接触音乐、绘画等其他可能的学科,开发她的潜质,不断让三毛接触最优秀的老师,最后终于在绘画老师顾福生那里打开心扉,开启文学之旅,从此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诞生了。
爱孩子就应该遵从孩子天性,而不是一味的攀比,让孩子拼分数,报各种不爱上的辅导班,扼杀孩子的天性,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