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文阅读-读《信陵君传》(李桢)

古文阅读-读《信陵君传》(李桢)

作者: 文言文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2-19 11:12 被阅读0次

李子曰:平原君所失士[2],非独毛遂其人而已[3],其于毛公、薛公[4],又失甚焉。吾观二人说信陵君归救魏[5],独引绳以大谊[6],盖非当时说士所有也,可不谓贤乎?夫贤者必不肯托豪贵,与食客门下为伍,而平原君顾以其博徒卖浆而贱之,甚矣,其不能相士也!然古今若信陵君何人哉?余每读信陵君传,未尝不三复流涕也[7]。

注释

[1]信陵君:即魏无忌,战国时魏安厘王之弟,封号信陵君。有食客三千,曾窃得兵符,夺取兵权,救赵胜秦。《史记》有传。

[2]平原君:即赵胜,战国时赵惠文王之弟,号平原君。任赵相,有食客数千人。

[3]毛遂:平原君的食客。秦军围困赵都邯郸时,平原君出使楚国求援,毛遂自荐为随行人员。平原君认为他平时在门客中并不出众,不信任他,结果在楚国谈判久议不决时,正是毛遂按剑胁迫楚王订下盟约。平原君因此感慨道:“自以为不失天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

[4]毛公、薛公:赵国的两位处士,毛公藏于赌徒中,薛公藏于卖浆(酒)家。信陵君特地上门与他们来往,平原君却认为这种举动荒唐,博徒卖浆者不值得交游。

[5]信陵君因窃夺兵权救了赵国,不便回魏,就在赵国留居了十年。秦伐魏,信陵君不敢回国救援,毛、薛二公劝谏他:“你名闻诸侯,只是因为魏国还存在,魏国被秦所灭,你还有什么面目立于天下呢?”于是信陵君急赶回国,大破秦军。

[6]引绳:引导,纠正。此处含有说服的意思。谊,同“义”。

[7]三复:再三反复。

赏析

李桢,字佐周,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有《畹兰斋集》。

信陵君和平原君都是战国时的贵族公子,都有好士爱才的名声。文中把两人作了比较,以平原君的“失士”来反衬信陵君的真能“相士”,独具只眼地论断真正的人才并不在门人食客之中。其短小深刻可与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媲美。

相关文章

  • 古文阅读-读《信陵君传》(李桢)

    李子曰:平原君所失士[2],非独毛遂其人而已[3],其于毛公、薛公[4],又失甚焉。吾观二人说信陵君归救魏[5],...

  • 知 不可知 忘 不可忘

    偶尔翻看《古文观止.唐睢说信陵君》一文,唐睢的劝诫之语,永不过时,令人深思。 且说当年信陵君杀死晋鄙,赵国首都邯郸...

  • 读后感—《史记》魏公子列传

    信陵君,魏无忌。 叫做无忌而名传天下的,大概从信陵君开始。像后来的长孙无忌,张无忌,呵呵。金庸大侠应该也是很喜欢信...

  • 北史·李贤传

    北史·李贤传 阅读附答案 北史李贤传 李贤字贤和,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因居北狄。大统末...

  • 一年陪伴营~战国四公子(三)28/09

    3.信陵君 信陵君,名无忌,是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故号“信陵君”。其生年不详,...

  • 读《信陵君列传》| 无忌之后,再无公子

    信陵君魏无忌,战国魏公子也。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太史公为四君立传,独于“信陵君”前缀...

  • 上下五千年

    战国四君子,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孟尝君。魏国公子无忌,人称信陵君,信陵君乃四大君子之首,格外礼贤下士,收养...

  • 战国四公子

    ――读史有感 信陵君 燕赵多豪侠 当数信陵君 窃符救赵计 青史千古名 合纵连五国 败秦亦两胜 逐鹿诸候国 战国多风...

  • 历史:面对老东家来挖人,古人告诉我们好马不吃回头草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信陵君-魏无忌。无忌是魏昭王少子,因封地在信陵,被世人称为信陵君。 信陵君被誉为四大公子之首,是凭...

  • 内祸莫大于朋党--读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信陵君窃符救赵,俗人皆以为历史美谈,实则非也。信陵君非为救赵也,乃救平原君也。平原君与信陵君有姻亲之好也。若非赵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阅读-读《信陵君传》(李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ao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