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爸爸妈妈
我不是小猴子
当你想让我表现什么的时候
请不要给我“小好处”
我太小了,很难扛住诱惑
现在扛不住你的诱惑
以后就会扛不住别人的诱惑
你好,我不是“小猴子”
你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我不是小猴子
当我们在进行聚会的时候
请不要给我“小甜头”
我太小了,很难扛住诱惑
现在扛不住你的诱惑
以后就会扛不住别人的诱惑
我是一个小孩子
慢慢的学会了
唱歌、跳舞、说数字
但是我只是个小孩子
不是一个“小猴子”
看见本领越来越多的我
你们开心我快乐
但是当我不想表演的时候
请不要嘲笑我
因为我不是“小猴子”
我只是一个小孩子
大家好,我不是“小猴子”
我只是一个小孩子
……
我是一位歪歪兔的育儿老师,同时我也是一个孩子妈妈,我也和很多妈妈一样,不喜欢别人把我的孩子当“演员”看待,尤其是在我的孩子没有满足他们需求的情况下,他们给孩子贴标签,嘲讽,甚至恐吓!看着孩子可怜,委屈的小眼神,多想对那些不尊重孩子的人发脾气!

之所以今天想聊聊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在和一个妈妈聊天的时候,她遇到了和我一样的遭遇,而且这位妈妈可能比我内心还难过,因为爸爸对于让孩子表演节目得到小恩惠有着自己独特却又“专制”的见解。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一个妈妈问:老师,你说要不要让孩子在众人面前去表演节目?要不要让孩子表演个节目就给他点儿小恩惠?爸爸觉得,这种恩惠是让孩子从小知道,想要什么是要付出努力的……
听了妈妈的描述之后,我笑了,我笑的原因是这个小朋友会的本领一定很多,小朋友一定聪明可爱~但是我又皱了皱眉头,觉得孩子好可怜啊,他被大家当成小演员了,他也许在拒绝别人强迫他做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还可能会被别人责怪~爸爸的行为也让我觉得,他把逻辑关系弄错了,我们让孩子学会担当,承担后果,让孩子学会通过自己努力得到想要的东西,想法是对的,但是做法确是条件交换的方式(两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比如你给我说个唐诗,我就给你糖;比如你亲我一口,我就把玩具还给你),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不公平,或者用条件交换的方式“威胁”家长,强迫别人做不愿意的事情。
这些不尊重孩子,所得到快乐的行为会给孩子以后的社会交往,价值观带来很大的影响:
孩子会学会强迫别人为自己做事情;
孩子会学会不尊重,甚至贬低他人;
孩子会学会和你谈条件;
孩子也许会为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或者原则的事情!
现在想想,孩子小,没有是非观念,我们当成好玩儿去逗他。但是当他长大了,走进社会,他有这些不好的行为谁去包容他呢?!
起初,我自己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也很烦躁,但是为了不影响孩子和别人的情绪,我曾选择忍气吞声,但是当我突然意识到,他是我自己的孩子,私人专属,这么小,这么可怜,没有人尊重他,保护他,只能我这个当妈的出马。
我尝试的去说服孩子爸爸,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等身边所有的人~但是,总是有些人和你的教育理念是不一样的,不理解的!甚至有人觉得我太宠孩子了,太护孩子了~但是,我是他的妈妈,我不护着谁护着,所以我教会孩子听从自己的意愿,并且学会拒绝别人(其实这些我也是从我们自己歪歪兔的故事里受到启发的)

1、保护你的孩子,我们希望你能换位思考。
孩子也是人,他从出生之后,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绪,也有自己喜欢和讨厌的东西!同时,他像你一样是有自尊心的。
当你想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的时候,或者别人让你的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的时候,请你先想一下,如果让你在众人面前跳个舞,唱个歌,亲别人一下,甚至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你会不会脸红不好意思?你会不会反感?你会不会拒绝?会不会希望能有个人替你解围?我相信你一定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孩子很单纯,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不会像我们大人一样怕得罪人,顾虑左右,他也不会像我们大人一样,表面服从,背地骂娘!
所以,我们要做那个帮孩子解围的人。换位思考,尊重你的孩子,让你的孩子知道,也让你身边的人知道。
2、让孩子学会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学会拒绝别人的不尊重
家庭聚会的时候,往往孩子会成为焦点,也会有人说,来唱个歌吧,表演个节目吧。所以我们可以先观察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如果孩子是很乐意的,那我觉得我们并不需要有过多干预(虽说有时候咱们当父母的会不太乐意,但是孩子是自愿的,我们就忍了),表演完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称赞孩子。
但是,如果你从孩子的表情中读出了很为难,不愿意,那是时候出马了,你可以先蹲下来与孩子沟通,告诉他别人想看他表演的意思,并询问孩子是否愿意,如果孩子还是很为难,告诉孩子,你有权利选择不做不喜欢的事儿,告诉大家暂时先不想表演,我现在要去玩儿,或者要去吃饭就好了。也许别人会一阵唏嘘,所以这时候别忘了安慰你的孩子,并且支持他的选择!
3、对于那种“你给我唱歌,我给你糖”的家长,我想说……
停止您的这种行为,我能理解您想让孩子学会付出才能索取。我是认可家长们有这样的想法的。但是请您等孩子把事情做完了,在作出评价,在给予相对应的奖励~因为不同的结果,得到的奖励应该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孩子才能够做的越来越好,才能够想办法得到自己最喜欢的奖励~

其实,今天说了这些,更多是以一个孩子的妈妈分享感受,写下这些东西并不是想以育儿老师的身份去说服或者教育家长~毕竟每个人的想法和理念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能够更好,更快乐的成长~所以不管怎么做,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体会到被尊重的快乐~
P.S.想得到育儿老师的指导欢迎订阅歪歪兔情智乐园。
《当“熊亲戚”这样做,请教孩子说NO!》系歪歪兔原创内容,欢迎转载。原创光荣,抄袭可耻。在转载时请保持全文完整,并注明原作者——歪歪兔情智乐园。对于构成盗用、剽窃及其他侵犯我方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我方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