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个月底,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二次失业,谈到失业,想必过来人都会明白,那种无工作的日子是多么煎熬,就好像一艘船突然的指南针突然失灵,漂泊于茫茫大海中,不知哪边是东哪边是西。
我的第一次失业,是去年10月一番“勇敢”的裸辞,那时才刚毕业不久,裸辞以后,每天吃住在家,整天无所事事,除了有父母的责怪,还有发自内心满满的负罪感。
这一次是第二次失业,因为所在公司的经营不善倒闭而致,我早有预料,也算是有所准备,不至于像上次一样措手不及。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失业的第4天,在上完每天必上的新媒体运营课程之后,坐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每天最大的感受是,有工作的的时候,睡到自然醒是一件难得而美妙的事,相反地,在这没有了工作的日子,连睡个觉都是充满负罪感。
每天的状态就是好像回到读书的时候,起床-码字-上课-读书-睡觉,未来一个月的空窗期,也都该如此吧,虽不至于颓废,但想想,这个社会,怎么能容得下没工作的你?
02.
就在前几天,我突然接到我妈的电话,没等我来得及开口一句问候,我妈便直入主题,吐了句:“怎么样,找到下一个东家了没?”
听到这番话我并没有很惊讶,因为所在初创公司是她的弟弟我的舅舅开的,所以消息理所当然地很快就传到母亲大人耳边,从她的语气能感受到,对于我现在这种处境,她似乎早有预料。
“妈,你别急,找工作这是不是说找就能马上找到的,何况我这打算转行,要先有所准备。”我很平静地跟她说。
“那你也得给自己一个时间吧,你也不年轻了呀,要不找你舅舅帮你拉拉关系找工作吧,他是过来人,这样找工作会比较快,你觉得不适合再拒绝也行嘛。”听完我妈的话,我无语了几秒钟,觉得有那么些搞笑,也有那么点生气,很想怒对回去,但还是摁下去了。
“妈,你儿子才22岁,你别唠叨啦,我不想通过关系找工作,我有自己计划打算。”
“呀,你思想怎么就这么死板呢,怪你刚毕业,你看看现在到处都是靠关系找工作的,你要靠自己的话,非得落下别人一大截,我这是为你好。”
“妈,你就别整天想着靠关系了,我自己的事自己搞定,挂了啊”。
“靠关系”这三个词,从小学到高中三个不同阶段,都随着我形影不离,每次我升学成绩考得不好,父母总能通过关系,让我与他人齐平,外人也许十分羡慕,但其中的尴尬却难以启齿,这也是导致我后来自卑的心理日益加深的原因。
我妈的一句“我这是为你好”,出发点是好,但结果于我,无疑是在扼杀我这两个多月以来的努力,这是对我的否定,我深知,若再靠关系进入职场,我就永远无法摆脱一直存在的自卑心理,无法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
过去20多年,我秉着“这是为你好”的理念,靠着所谓关系“生活”了下来,20多年后今天,我不希望自己还是那朵活在温室里的花,看着很美,却经不起风雨的雕琢,我更希望自己能像那棵悬崖边上的小草,野蛮生长。
03.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些人,仗着自己有所谓的经验丰富,而肆意地对我们指责教导: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有多,你得听我,这是为你好。
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轻易说出这句话的,其实大都隐藏着这种内心潜台词:
你能力不及我,我是对的,你得相信我。
我妈说的那句“这是为你好”,其内心潜台词其实是:我不相信你自己有处理人生大事的能力。这是许多中国式家庭教育“后遗症”。
《人类简史》中有个有趣的观点:人类可说都是早产儿,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婴儿只能说没用得很,许多年都得当个啃老族来被抚养、保护和教育。
那句“这是为你好”,也许是出于母爱本能的关爱与担心,但我更希望我妈给予我的,是支持,而不是她一脸对我能力不相信的样子。
正如作家斑马说过的:
如果我觉得你执意要前行的那条路很危险,我不会告诉你:别走,危险。我会跟你说:第一个路口会遇到老虎,第二个路口会看到豺狼,三点钟会刮风,四点就开始下雨,手枪和雨伞我帮你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害怕了,我随时来接你。
-END-
I need you 你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