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待访录》中之《原法》

《待访录》中之《原法》

作者: 小鱼003 | 来源:发表于2021-09-14 21:47 被阅读0次

    原文:

    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何以言之?二帝、三王知天下之不可无养也,为之授田以耕之;知天下之不可无衣也,为之授地以桑麻之;知天下之不可无教也,为之学校以兴之;为之婚姻之礼以防其淫;为之卒乘之赋以防乱;此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而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是故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三代之法,藏天下于天下者也;山泽之利不必其尽取,刑赏之权不疑其旁落,贵不在朝廷也,贱不在草莽也。在后世方议其法之疏,而天下之人不见上之可欲,不见下之可恶,法愈疏而乱愈不作,所谓无法之法也。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鳃鳃然日唯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

    论者谓一代有一代之法,子孙以法祖为孝。夫非法之法,前王不胜其利欲之私以创之,后王或不胜利欲之私以坏之;坏之者固足以害天下,其创之者亦未始非害天下者也。乃必欲周旋于此胶彼漆之中以博宪章之余名,此俗儒之剿说也。即论者谓天下之治乱不系于法之存亡。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苟非为之远思深览,一一通变,以复井田、封建、学校、卒乘之旧,虽小小更革,生民之戚戚终无已时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自非法之法桎梏天下人之手足,即有能治之人,终不胜其牵挽嫌疑之顾盼;有所设施,亦就其分之所得,安于苟简,而不能有度外之功名。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译文:

    三代以上有法度可言,三代以下没有法度可言。为什么这样说呢?二帝、三王知道天下百姓要自己养活自己,于是授田土给他们耕种;知道天下百姓不可以没有衣服穿,于是分土地给他们种植桑麻;知道天下百姓不可以不进行教化,于是设置了学校,对他们予以教育;又制定了婚姻之礼,以防止淫乱之事发生;又规定了兵役赋税,以防止动乱发生。这是三代以上的法度,很明显,它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设定的。后世之君主,得到天下之后,唯恐其帝王之位不长久,唯恐子孙后代不能保有君位,思虑及此,而制定了法律。但是他们所谓的法律只是君主一家一姓之法,而不是从百姓利益出发的天下之法。所以,秦朝把分封建国制改为郡县制,因为郡县属于君主私人所有;汉代实行庶孽制,是因为庶孽可以保障君主的安全;宋代解除方镇之兵,是因为方镇不利于君主,这些法度的确立何尝有一丝一毫的心是为百姓着想。这种法还能称之为法吗?

    三代之法是真正为百姓着想而设立的法度:山川河泽之利益不必完全援取,刑狱赏罚的权力也不用怀疑会旁落于人;不以身在朝廷而为贵,也不以身处乡野而为贱。及至后世,有人议论三代之法有疏漏之处,但是当时的人们却没有看到君主有所欲望,也没有见到百姓有可恶之处,法度越疏松而越没有动乱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无法之法。后世之法是把天下之利尽归于一己之私囊,法度对于百姓没有丝毫利益可取,而所有福分之事恨不得尽归君主一人。君主任用了一个人就怀疑其自私,于是又用一人以监督其私心;用人做一件事就担心其会欺骗人,于是又设置一事以防其欺骗。天下之人都知道君主私利之所在,君主也日夜担心其私利受损,于是制定出的法令不得不严密,然而,法度越严密,天下之乱作越多,这就是所谓的非法之法。

    论者认为一代有一代之法度,子孙以效法祖宗为孝。非法之法是前王为了满足其私欲而创立的,后王或许又因为该法度不能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破坏前王之法。破坏前王之法当然于天下有害,但前王之法未尝就没有祸害天下。如果一味周旋于前王之法而借以博取“法祖”之美名,这真是庸俗儒生生搬硬套别人的言论。又有人说天下的太平与否,不在于法度之存亡。说到古今之变,到了秦代是一个终结,到了元代又是一个终结,经过这两次流变,古代圣贤明君所提倡的侧隐爱人之心于后世君主身上已荡然无存了。如果不深思远虑,一一通变,恢复井田制、分封制,学校、军队之制,那么即使是小小的变革,也会使得百姓忧惧不已。又有论者认为有治人而没有治法,我认为有治法然后有治人。自从非法之法束缚天下人之手足后,即使有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也终究摆脱不了这种法度牵挽嫌疑的束缚;他们即使有所安排,有所作为,也仅止于其分内之事,安于简略,而不可能再建立法度之外的功名。如果先王之法存在的话,就会有法度之外的意念存在于治理天下之人的心中。这样一来,如果这个人有才能,就可以做到心想事成;如果这个人水平低下,也不至于严刑峻法,苛刻至极,反而有害于天下。所以说,有好的法度才会有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出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待访录》中之《原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dh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