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故事——
古典老师在高中时候,有一次化学小测试是要填元素周期表,但是他记得不多,索性全部空着,更刺激老师的是,他在卷子里还写上一句话:“全部元素在化学课本的最后一页可以找到。”
让我联想到我高中时候,拼命死记硬背历史政治这些内容,花了大量时间背诵,却依旧不及格。每当这个时候,就忍不住想念数理化的美好,因为只需要理解了,课本、知识就都可以丢一边了,不需要去记忆,但又能在必要时候被调取出来去解决问题。
如果说信息稀缺的时代,或许老师们让我们把知识都记在脑子里是很重要的,但是,在现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也许知道知识在哪儿,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也许学会调用知识,比记忆知识更为重要。
今天想聊一聊这个“认知方式的改变”。
01 转变思维: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
现在的知识极易获得,不需要出门,随便掏出手机搜索一下,就能调取出大量信息。
借助这样快速调取知识的速度,对于一些知识点不一定非得记住,只需要记住关键词即可,而不是大量的具体内容,释放大脑的“记忆内存”和“工作内存”,获得更多的存储空间和思考空间。
所以对于过眼的信息,没必要全部一一记住,适当时候打标签记录关键词丢进信息管理库,需要的时候进行搜索调用。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正如古典老师所说的——
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信息过载,需要的是能够找到并筛选信息,记住关键信息,经过大脑的处理思考加工处理进行存储,而非记住全部详细信息。
当知识越来越多的时候,进行知识之间的链接,不仅巩固知识,还能从中获得洞察本质的可能。
02 学习的真正目标是:调用信息,并解决问题
学一个东西,不是去记住学到的是什么,而是应该思考,我该怎么用?
要思考这个知识,如何用在自己或身边的事物上?能在什么场景下帮助我们解决到什么问题。
当下次遇到事情的时候,就能触发大脑建立起和这个知识之间的连接,就被迅速调取出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那如何加强知识和大脑的链接?
03 李叫兽的 3 个问题,帮助思考
这是我从明白老师那里学到的李叫兽老师的思考模式。
他说,当你学到一个知识,可以从以下 3 点去思考——
还有哪些产品/案例/现象/事物也做使用这个知识,找 3-5 个。
这个知识如何能应用到自己,或身边的产品/案例/现象/事物上,找 3-5 个。
这个知识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第 1 点,是在验证知识,归纳历史,证明是有效的。
第 2 点,是在改善未来,用学到的知识,迁移应用。
第 3 点,是在触类旁通,深入思考底层原理,解决更本质、更普遍的问题。
这 3 点思考,都能让大脑和知识之间摩擦产生链接。
这个过程一定“痛苦”,但轻松的学习方式,会是一种无效的努力。
小结一下,现在的信息爆炸时代,更应该学会的是建立知识和大脑之间的链接关系,在必要时候被调取出来帮助解决问题,而不是去记忆知识。
网友评论